小果博落回(学名:Macleaya microcarpa (Maxim.) Fedde)是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直立草本,基部木质化,具乳黄色浆汁。茎高0.8-1米,通常淡黄绿色,光滑,多白粉,中空,上部多分枝。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先端急尖、钝或圆形,基部心形,通常7或9深裂或浅裂。大型圆锥花序多花,长15-30厘米,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梗长2-10毫米。花芽圆柱形,长约5毫米。蒴果近圆形,直径约5毫米。种子1枚,卵珠形,基着,直立,长约1.5毫米,种皮具孔状雕纹,无种阜。花果期6-10月
分布于中国山西东南部、江苏北部、江西酉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至东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东北部等地。生长于海拔450-1600米的山坡路边草地或灌丛中。
全草入药,有毒,不能内服,外用治一切恶疮及皮肤病;也可作农药。
基本信息
直立草本,基部木质化,具乳黄色浆汁。茎高0.8-1米,通常淡黄绿色,光滑,多白粉,中空,上部多分枝。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长5-14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尖、钝或圆形,基部心形,通常7或9深裂或浅裂,裂片半圆形、扇形或其他,边缘波状、缺刻状、粗齿或多细齿,表面绿色,无毛,背面多白粉,被绒毛,基出脉通常5,侧脉1对,稀2对,细脉网状;叶柄长4-11厘米,上面平坦,通常不具沟槽。
大型圆锥花序多花,长15-30厘米,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梗长2-10毫米。花芽圆柱形,长约5毫米;萼片狭长圆形,长约5毫米,舟状;花瓣无;雄蕊8-12,花丝丝状,极短,花药条形,长约3-4毫米;子房倒卵形,长1-3毫米,花柱极短,柱头2裂。蒴果近圆形,直径约5毫米。种子1枚,卵珠形,基着,直立,长约1.5毫米,种皮具孔状雕纹,无种阜。花果期6-10月。
分布于中国山西东南部、江苏北部、江西酉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至东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东北部等地。生长于海拔450-1600米的山坡路边草地或灌丛中。 小果博落回
种子繁殖:中国北方地区宜在谷雨前后播种。先将种子用水浸泡10-12小时,捞出,沥干表面水分,待其能自然散开后加2倍量的细沙,拌匀;按行距40-45厘米开沟,沟深1-1.5米,踩平底格,施入充分腐熟并过细筛的厩肥作底肥,每亩1000千克,或施入有机生物肥25-30千克;再将种子与少量沙子混拌后均匀地撒入沟内。覆细土1厘米,稍加镇压,并保持土壤湿润。每亩用种量0.3-0.4千克。
分根繁殖:此法有2种形式:一是春季从返青的植株上挖取分蘖的小苗进行移栽;二是从老根上分取带有根芽的根茎,每段带有1或2个根芽进行移栽(春、秋均可)。行距45-55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穴1株,施底肥。
选低洼宜涝地、地势高的黏土地不宜用作繁殖地。选地后进行整地,先将其翻深20厘米,除去较大的石块等杂物,耙细土壤,作成宽1.2-1.5米、高20厘米的畦,两畦之间留作业道40-50厘米。畦的长度自定,走向随地势而定。
种子播种2周后开始出苗,20天左右基本出齐。苗齐后分2次间苗,株距40-45厘米,间下的小苗可用于移栽。小苗初期需要较多的水分,而中国北方地区春季多干旱,应随时根据土壤湿度进行适当地浇水,保证根系尽快地形成,以促进植株的生长。结合中耕除草适当松土。当苗高30厘米时,根据长势再次适量地进行根部追肥,以磷、钾肥为主,每亩20-25千克,并进行根部培土。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根系也不断地发育完整,植株生长枝繁叶茂,此时进入粗放式管理,随时拔除大型的杂草(藜、苋、水红子等)。雨季要防止田间积水,以减少和防止病害的发生。由于种植1次可获益多年,每年只要重复上年的管理工作即可。根的分生力较强,亩产量每年有较大幅度地增加,每隔2-3年还可以进行一次分根,以扩大种植面积及植株的生长空间。
采收:种子繁殖的第1年只能在9月采收1次,以后每年可采收2次;用根茎和分根法繁殖的1年可采收2次。2次采收的时间分别为7月上旬和9月下旬。第1次采收应将粗壮、高大的植株割下来,其余的植株让其继续生长,至9月下旬完全割下来。
加工:割下的植株应将下端的病、残叶剪下。晾晒2-3天,每天翻动2次,使水分尽快蒸发。最后将叶片剪下来(或切成细丝),晒干或烘干。茎秆切成0.2-0.3厘米的厚葱子片或切成1厘米的短段,晒干或烘干即可。
斑点病
危害症状:危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10厘米,中心部分暗褐色,边缘黑褐色;后期中心部分灰褐色,其上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叶点菌属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第2年在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雨水、气流传播而引起侵染。中国北方地区多在8月发生,但危害不重。
防治方法:①冬前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②可选用75%的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600-700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苗期有蚜虫为害植株,可用40%的乐果乳剂1200-1500倍液喷杀,或采用其他杀虫剂喷杀。平时应多观察,对于病虫害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以减少用药的剂量和次数。应用农药时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药剂。禁用淘汰的有机磷类农药。
全草入药,有毒,不能内服,外用治一切恶疮及皮肤病;也可作农药。 小果博落回
扭果紫金龙 Hutch.)是罂粟目荷包牡丹科紫金龙属植物。茎长24米,绿色,具分枝。生长于海拔12…
多刺绿绒蒿一年生草本,主根肥厚而延长,圆柱形,叶全部基生,叶片披针形,边缘全缘或波状,花芽近球形,…
海罂粟是海罂粟属植物,一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或更高。茎直立,不分枝。基生叶轮廓狭倒披针形,长7-…
全缘叶绿绒蒿 French.)是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
花菱草是罂粟科花菱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60厘米;茎具纵肋,二歧分枝;基生叶灰绿色,…
鬼罂粟是罂粟科、罂粟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被刚毛,具乳白色液汁。根纺锤状,带白色。茎单1,…
长距元胡 B. Fedtsch.)是双子叶植物纲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10-30cm。…
藿香叶绿绒蒿,是罂粟科绿绒蒿属的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不分枝,无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