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短翅鸫(学名:Brachypteryx leucophris)是鹟科、短翅鸫属小型鸟类,体长12-13厘米。上体锈褐或橄榄褐色,眼上方有1-2枚白羽,颏、喉纯白色,胸、腹亦白色,但羽缘浅褐色。虹膜暗褐色,嘴暗褐色,下嘴较淡,脚淡褐色、肉色或暗紫肉色。
白喉短翅鸫主要栖息于林下植物发达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靠近溪流与河谷附近的常绿阔叶林中较常见。海拔高度多在1000-2500米。秋冬季节也常下到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脚林缘灌丛、疏林草坡和废弃的农田荒野等开阔地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性胆怯。多在林下灌丛或草丛中活动,有时也站立在小灌木枝头,一见人就飞入灌丛中。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小型软体动物、甲壳类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东帝汶、越南。
基本信息
雄鸟上体及背羽茶褐、橄榄褐或暗石板蓝色,眼先、眼周和额基黑色,眉纹白色,常常被额羽所掩盖,仅在眼上方有1-2枚白羽。头侧、颈侧和背羽相同。颊、耳羽亦与背相同,但羽色较浅淡。颏、喉纯白色,胸亦白色,羽缘浅褐色,有时浅褐色羽缘在胸形成一道横带。两胁锈棕褐色或烟灰色,腹中部白色。
雌鸟上体锈褐或橄榄茶褐色、具短而被掩盖的白色眉纹。下体暗白色,胸侧、两胁和胸锈棕褐色或皮黄褐色,胸更显褐色。
虹膜暗褐色,嘴暗褐色,下嘴较淡,脚淡褐色、肉色或暗紫肉色。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雄性
15克
115-132毫米
12-14毫米
58-63毫米
39-40毫米
26-28毫米
雌性
-
127毫米
59-61毫米
35毫米
26-27毫米
白喉短翅鸫主要栖息于林下植物发达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靠近溪流与河谷附近的常绿阔叶林中较常见。海拔高度多在1000-2500米。秋冬季节也常下到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脚林缘灌丛、疏林草坡和废弃的农田荒野等开阔地带。
行为: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性胆怯。多在林下灌丛或草丛中活动,有时也站立在小灌木枝头,一见人就飞入灌丛中。
食性: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小型软体动物、甲壳类等其他无脊椎动物。
叫声:生硬的“tock-tock”声及哀怨的高哨音。鸣声为欢快甜美的高音啭鸣,前有两三个强音,以丁当作响结尾。 鸣声清脆动听。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东帝汶、越南。 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白喉短翅鸫分布图
繁殖期4月末至7月间。营巢于树上或灌丛、在竹丛、灌木低枝和岩石间。巢呈球形或椭圆形,主要由枯草茎、草叶、草根、竹叶、苔藓等材料编织而成,巢甚隐蔽,一般不易发现。每窝产卵3-4枚。卵橄榄绿色、杂有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8.5-23.0毫米×14-15毫米。雌雄鸟轮流孵卵。
中文名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分布范围
白喉短翅鸫华南亚种
Brachypteryx leucophris carolinae
La Touche,1898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部盈江、西南部双江、东南部蒙自、 广西、湖南、四川峨嵋山和福建西北部等地。
白喉短翅鸫中南亚种
Brachypteryx leucophris langbianensis
Delacour & Greenway,1939
分布于中南半岛南部。
白喉短翅鸫印尼亚种
Brachypteryx leucophris leucophris
Temminck,1828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 腊、爪哇、小巽他群岛和帝汶岛。
白喉短翅鸫西南亚种
Brachypteryx leucophris nipalensis
Moore,1854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部腾冲、中部新平)、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印度。
白喉短翅鸫马来亚种
Brachypteryx leucophris wrayi
Ogilvie-Grant,1906
分布于马来西亚。
在中国分布的两个亚种的区别主要在于西南亚种上体石板蓝色,华南亚种上体主要为锈褐或橄榄褐色。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该物种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和中国非常罕见,在印度东北部非常常见(del Hoyo等人,2005年),而估计中国的种群数量约为100-10000对繁殖对(巴西,2009年)。
栗背短翅鸫为鹟科短翅鸫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西藏等地,多生活于杉木间的杜鹃花盛开处和竹丛中、或在山坡矮小的杜鹃灌木间、也见于高山带灌木丛以外的岩石和巨砾的裂隙间以及夏时曾见于海拔3660米的山地。
白喉红尾鸲,小型鸟类,体长14-16厘米。雄鸟额至枕钴蓝色,头侧、背、两翅和尾黑色,翅上有一大形白斑,…
红喉姬鹟小型鸟类,体长11~13厘米。雄鸟上体灰黄褐色,眼先、眼周白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黑褐色,…
台湾紫啸鸫全长约280毫米。除胸、腹和翼的覆羽有蓝色光泽外,其余体羽均为紫蓝色。栖于海拔2000米…
橙胸姬鹟:体长12-16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小的林栖型鹟。尾黑而基部白,上体橄榄褐色,额具一白色横带,…
日本歌鸲:体型小似麻雀,但羽毛颜色较为美丽。嘴细长,嘴须不发达;翅短圆,上体草黄褐;雄鸟喉部橙棕色,…
红喉姬鹟小型鸟类,体长11~13厘米。雄鸟上体灰黄褐色,眼先、眼周白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黑褐色,…
橙胸姬鹟:体长12-16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小的林栖型鹟。尾黑而基部白,上体橄榄褐色,额具一白色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