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小花八角枫

小花八角枫,中药名。为八角枫科植物小花八角枫AlangiumfaberiOliv.的根、叶。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胃脘痛,跌打损伤。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小花八角枫

别名:

九牛造、伪八角…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桃金娘目

科:

八角枫科

属:

八角枫属

种:

小花八角枫

分布区域:

湖北、湖南、广…

采集时间:

夏、秋季

入药部位

根、叶。


性味

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

归肝、胃经。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胃脘痛,跌打损伤。


相关配伍

1、治风湿性腰、腿、臂痛,跌打损伤:伪八角枫根30g,或配丹参15g。水煎服。

2、治妇女手臂痛:伪八角枫根30g。炖猪脚吃。

3、治胃痛:伪八角枫根12-15g。水煎服。

4、治跌打损伤:鲜伪八角枫叶(适量),捣烂敷患处。(1-4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查看全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形态特性

落叶灌木,高1-4米,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深褐色,小枝纤细,近圆柱形,淡绿色或淡紫色,幼时有紧贴的粗伏毛,其后近无毛。冬芽圆锥状卵圆形,鳞片卵形,外面有黄色短柔毛。叶薄纸质至膜质,不裂或掌状三裂,不分裂者矩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倾斜,近圆形或心脏形,通常长7-12厘米,稀达19厘米,宽2.5-3.5厘米,上面绿色,幼时有稀疏的小硬毛,叶脉上较密,下面淡绿色,幼时有粗伏毛,老后均几无毛状,主脉和6-7条侧脉均在上面微现,在下面显著;叶柄长1-1.5厘米,稀达2.5厘米,近圆柱形,疏生淡黄色粗伏毛。聚伞花序短而纤细,长2-2.5厘米,有淡黄色粗伏毛,有5-10花,稀达20花;总花梗长5-8毫米,花梗长5-8毫米;苞片三角形,早落;花萼近钟形,外面有粗伏毛,裂片7,三角形,长1-1.5毫米;花瓣5-6,线形,长5-6毫米,宽1毫米,外面有紧贴的粗伏毛,内面疏生疏柔毛,开花时向外反卷,雄蕊5-6,和花瓣近等长,花丝长2毫米,微扁,下部和花瓣合生,顶端宽扁,有长柔毛,其余部分无毛,花药长4-6毫米,基部有刺毛状硬毛;花盘近球形;子房1室,花柱无毛,柱头近球形。核果近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5-10毫米,直径4毫米,幼时绿色,成熟时淡紫色,顶端有宿存的萼齿。花期6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疏林中。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现代应用

治疗风湿性关节麻木,跌打损伤和胃痛等。


相关论述

《湖南药物志》:“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治风湿性腰、腿、臂痛,胃痛,跌打损伤。”

[1-3]

八角枫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山茱萸,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又名山萸肉、枣皮、蜀枣等,山茱萸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
  • 灯台树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的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茎光滑;枝紫红色,微被毛,皮孔及叶痕显著;叶纸质,…
  • 四照花 Q. Y. Xiang)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的常绿灌木。四照花小枝灰褐色;叶对生,纸质,…
  • 尖叶四照花,是双子叶植物纲 、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湖北、浙…
  • 日本四照花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小乔木;小枝纤细,幼时淡绿色,老时暗褐色。叶对生,薄纸质,…
  • 八角枫 ,别名: 华瓜木、白龙须、木八角、橙木。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4—5m。叶互生,形状不一,…
  • 草茱萸,多年生草本,高13-17厘米;根状茎细长形,爬生,直立茎纤细,少分枝,淡绿色,无毛,基部有…
  • 红瑞木,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灌木植物。树皮紫红色,幼枝初被短柔毛,后被蜡粉,…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