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竹叶草

竹叶草(学名:Oplismenus compositus (L.) Beauv.)是禾本科求米草属植物。秆较纤细,基部平卧地面,节着地生根,上升部分高20-80厘米。叶鞘短于或上部者长于节间,近无毛或疏生毛;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多少包茎而不对称。圆锥花序长5-15厘米,主轴无毛或疏生毛;分枝互生而疏离,长2-6厘米;花柱基部分离。花果期9-11月。

全世界东半球热带地区都有分布,分布于东非、南亚、东南亚至大洋洲、墨西哥、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或至南部各省,主要分布于江西、四川、贵州、台湾、广东和云南等省;生长于疏林下阴湿处。 [1-2]

全草入药,性味甘、淡、平,无毒。能清肺热,行血;消肿毒。治咳嗽吐血。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竹叶草

别名:

多穗缩箬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亚科:

黍亚科

族:

黍族

亚族:

雀稗亚族

属:

求米草属

种:

竹叶草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秆较纤细,基部平卧地面,节着地生根,上升部分高20-80厘米。叶鞘短于或上部者长于节间,近无毛或疏生毛;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多少包茎而不对称,长3-8厘米,宽5-20毫米,近无毛或边缘疏生纤毛,具横脉。

圆锥花序长5-15厘米,主轴无毛或疏生毛;分枝互生而疏离,长2-6厘米;小穗孪生(有时其中1个小穗退化)稀上部者单生,长约3毫米;颖草质,近等长,长约为小穗的1/2-2/3,边缘常被纤毛,第一颖先端芒长0.7-2厘米;第二颖顶端的芒长1-2毫米;第一小花中性,外稃革质,与小穗等长,先端具芒尖,具7-9脉,内稃膜质,狭小或缺;第二外稃革质,平滑,光亮,长约2.5毫米,边缘内卷,包着同质的内稃;鳞片2,薄膜质,折叠;花柱基部分离。花果期9-11月。

查看全部

主要变种

无芒竹叶草(Oplismenus compositus (L.) Beauv. var. submuticus S. L. Chen et Y. X. jin):叶鞘无毛,边缘被纤毛;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8-14毫米。花序轴粗糙,疏生毛;小穗孪生,长约3毫米;第一颖顶端芒长0.5-1厘米,第二颖顶端无芒。分布于中国四川和云南;生长于林缘湿地。

台湾竹叶草(Oplismenus compositus (L.) Beauv. var. formosanus (Honda) S. L. Chen et Y.X. Jin)与原变种区别为:叶片披针形,长9-13厘米,宽12-25毫米,小穗长3.5-4毫米;第二颖的芒长达3毫米,第二外稃顶端芒尖至具长约0.5毫米的芒。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生长于草地疏林阴湿处。

中间型竹叶草(Oplismenus compositus (L.) Beauv. var. intermedius):叶鞘密被疣基硬毛,边缘被纤毛;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5-15毫米,基部斜心形。花序轴及穗轴密被长柔毛和长硬毛;小穗孪生,稀上部者单生,长3-3.5毫米;两颖均具5脉,第一颖具芒长5一10毫米,第一外稃顶端具小尖头,具7-9脉。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在中国分布于浙江(南部)、台湾、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生长于山地、丘陵、疏林下阴湿地。

大叶竹叶草(Oplismenus compositus (L.) Beauv. var. owatarii (Honda) Ohwi):秆纤细,上升部分高30-80厘米。叶鞘、叶片、花序轴密生长柔毛或疣基毛,叶片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5-30毫米。小穗孪生,长约4毫米,第一颖的芒长约8毫米,具5脉;第二颖有长约1毫米的芒,具5-7脉;第一外稃顶端具小尖头,具7-9脉。分布于日本、泰国北部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贵州、台湾、广东和云南;生长于山地疏林下阴湿处。

查看全部

产地生境

全世界东半球热带地区都有分布,分布于东非、南亚、东南亚至大洋洲、墨西哥、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或至南部各省,主要分布于江西、四川、贵州、台湾、广东和云南等省;生长于疏林下阴湿处。 [1-2] 竹叶草


主要价值

全草入药,性味甘、淡、平,无毒。能清肺热,行血;消肿毒。治咳嗽吐血。 竹叶草


物种危害

稻田水竹叶草,前期与水稻争肥、 争光,影响水稻发棵;后期直立向上蔓延伸出稻顶, 致使水稻倒伏, 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竹叶草


防治措施

生长在麦田或油菜田的水竹叶草,是稻田水竹叶草的主要来源。 因此,在小麦、油菜等前茬作物收割以后 ,应尽力清除田间残株。坚持干耕晒垡,尽可能减少水竹草转移到稻田为害。耕翻上水以后,捞除稻田浪渣及残片,压低稻田发生基数。水稻移栽后10-20天内,将飘浮田面而尚未扎根的水竹叶草再进行人工拾除,并将拾除的水竹叶草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切忌丢放在田埂上,以免再度侵入稻田为害。

小麦、油菜等前茬作物收获后,有水竹叶草的田块可在上水前7-10天,每亩用10%草甘磷0.5千克兑水50千克喷雾,见草除草,防除效果可达90%以上。水稻中后期防除,可待水稻搁田时,田面排干水即可用药,每亩用20%二甲四氯0.4-0.5千克兑水40-50千克,在下午2-3点喷雾,用药时应将喷头伸向稻棵见草除草,药后3天内不能上水,以确保药效发挥。平均防效可达95%以上。

查看全部

求米草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毛竹 J. Houzeau),又名楠竹、龟甲竹,隶属于禾本科刚竹属,为一种大型常绿散生竹。…
  • 野青茅 Veldkamp)是禾本科野青茅属植物。秆直立,其节膝曲,丛生,高可达60厘米,平滑。…
  • 芦苇 Trin. ex Steud)属于禾本科芦苇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发达的匍匐根状茎,…
  • 芦苇 Trin. ex Steud)属于禾本科芦苇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发达的匍匐根状茎,…
  • 棕叶狗尾草,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秆高0.75—2米,直径约3—7毫米,具支柱根。多年生。…
  • 芒颖大麦草是禾本科大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45厘米。秆丛生,直立或基部稍倾斜,…
  • 大狗尾草是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具支柱根。秆粗壮而高大、直立或基部膝曲,…
  • 黄茅 P.Beauv.ex Roem.et Schult.)是禾本科黄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