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铁芒萁

铁芒萁(拉丁学名Dicranopteris linearis,英文名OldWorld forked fern),别名芒萁骨、芒萁、小里白,客家话鲁基。蕨类植物,常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东南部及台湾,闽南地区以及印度南部、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西亚的低至中海拔山地的路边开阔处、丘陵坡或松树林下。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铁芒萁

别名:

芒萁骨、芒萁、…

界:

植物界

门:

蕨类植物门

纲:

蕨纲

亚纲:

薄囊蕨亚纲

目:

真蕨目

科:

里白科

属:

芒萁属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3-5米,蔓延生长。根状茎横走,粗约3毫米,深棕色,被锈毛。叶远生;柄长约60厘米,粗约6毫米,深棕色,幼时基部被棕色毛,后变光滑;叶轴5-8回两叉分枝,一回叶轴长13-16厘米,粗约3.4毫米,二回以上的羽轴较短,末回叶轴长3.5-6厘米,粗约1毫米,上面具1纵沟;各回腋芽卵形,密被锈色毛,苞片卵形,边缘具三角形裂片,叶轴第一回分叉处无侧生托叶状羽片,其余各回分叉处两侧均有一对托叶状羽片,斜向下,下部的长12-18厘米,宽3.2-4厘米,上部的变小,末回的长只3厘米,披针形或宽披针形;末回羽片形似托叶状的羽片,长5.5-15厘米,宽2.5-4厘米,篦齿状深裂几达羽轴;裂片平展,15-40对,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0-19毫米,宽2-3毫米,顶端钝,微凹,基部上侧的数对极小,三角形,长4-6毫米,全缘,中脉下面凸起,侧脉上面相当明显,下面不太明显,斜展每组有,小脉3条。叶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无毛。孢子囊羣圆形,细小,一列,着生于基部上侧小脉的弯弓处,由5-7个孢子囊组成。


生长环境

生于疏林下,或成密不可入的钝羣,生火烧迹地上。


分布范围

产我国热带:广东南部(高安,鼎湖山)、海南岛、云南东南部(河口)。本种广泛分布于南洋羣岛、锡兰、泰国、越南、印度南部。


主要价值

全草、根状茎、叶: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接骨,止痛,止血。用于痔疮、血崩、衄血、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肺热咳血、痈肿、风湿瘙痒、烧烫伤、狂犬咬伤、蜈蚣及蛇咬伤。

芒萁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笔筒树 R. M. Tryon),又名多鳞白桫椤、蛇木 、兰盆笔筒树、笔桫椤、鳞片桫椤、山棕蕨、 山过猫心,为桫椤科白桫椤属的植物。笔筒树茎干可达6米多,胸径约15厘米。分布在菲律宾、日本、中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多成片生于林缘、路边或山坡向阳地段中,树干修长,叶痕大而密,异常美观。笔筒树在约3亿6000年前就已存在,被称为“活化石”。
  • 小叶海金沙 R. Br.)是海金沙科、海金沙属植物。植株蔓攀,高达5-7米。叶轴纤细如铜丝,…
  • 黑桫椤 Copel.)是桫椤科、桫椤属植物,植株高1-3米,有短主干,或树状主干高达数米,…
  • 银脉凤尾蕨,又名白羽凤尾蕨、白斑凤尾蕨。是凤尾蕨属、凤尾蕨组剑叶凤尾蕨的一个变种。
  • 井栏边草,是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短而直立,被黑褐色鳞片;叶密而簇生,不育叶柄较短,…
  • 华南鳞盖蕨是碗蕨科、鳞盖蕨属植物,植株高达1.2米;根茎横走,灰棕色,密被节状长茸毛;叶疏生,…
  • 线蕨 Noot.),是水龙骨科薄唇蕨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横走,被盾状着生的鳞片;叶远生,…
  • 海南海金沙,中药名。为海金沙科植物海南海金沙 Lygodium conforme C. Chr. …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