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胡,别名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头花等,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的根。主产于西北部、内蒙古等地。原植物生长于干燥草原及山坡石缝中,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忌水浸,以沙质土壤最易生长。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退虚热、清疳热。临床用名银柴胡。
基本信息
银柴胡的花 银柴胡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主根圆柱形,直径1~3厘米,外皮淡黄色,顶端有许多疣状的残茎痕迹。茎直立,节明显,上部二叉状分歧,密被短毛或腺毛。叶对生;无柄;茎下部叶较大,披针形,长4~30毫米,宽1.5~4毫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全缘,上面绿色,疏被短毛或几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短毛。花单生,花梗长1~4厘米;花小,白色;萼片5,绿色,披针形,外具腺毛,边缘膜质;花瓣5,较萼片为短,先端2深裂,裂片长圆形;雄蕊10,着生在花瓣的基部,稍长于花瓣;雌蕊1,子房上位,近于球形,花柱3,细长。蒴果近球形,成熟时顶端6齿裂。花期6~7月。果期8~9月。
喜温暖、冷凉气候,具有耐旱、耐寒、喜光、忌水渍的特性。多生于海拔1200米左右荒漠草原地带,或灌丛天然林地。悬岩的石缝或碎石中。
分布于我国的西北部、内蒙古等地。
野生银柴胡多生长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荒漠草原地带,土壤多为 银柴胡 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的砂质壤土。种植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疏松、渗透性强、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质土。低洼积水、粘重板结、盐碱地不宜种植。银柴胡耐旱、耐寒,适应性强,易种植,而且适宜种植的土地资源比较多,发展生产的潜力较大。
银柴胡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列为三类品种,由市场调节产销。40年来,生产有较大发展,收购量略有起伏;销售逐年稳定增长。属于产销基本平衡的品种。50年代产不足销。60年代至70年代产区加强了收购,产量逐年增长。1978年收购40余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57年增长7倍,销售也逐年同步增长,产销基本平衡。80年代由于资源减少,人工栽培品未形成较大的生产能力,产量有所下降,但市场供应比较稳定。
银柴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野生资源明显减少;人工种植刚刚起步,栽培技术尚不成熟,单产低,商品质量较差。因此,要采取措施搞好资源保护,加强管理;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重点研究栽培技术,提高商品质量,以增加药源,适应市场需要。
几年因银柴胡宁夏、甘肃产区价低,农民已少有种植,07年宁夏、甘肃干旱又对产地产生极大影响,库存转弱。现银柴胡市场货源较少,走动平稳,甘肃产地统货收购价 元,亳州市场成交价 元。
含a-菠甾醇和豆甾-7-烯醇的混合物、豆甾醇、豆甾-7-烯醇葡萄甙、a-波甾醇葡萄糖甙、β-谷甾醇、麦角-7-烯醇葡萄糖甙,以及银柴胡环肽,挥发油等。
丝石竹根含三萜皂甙,甙元是棉根皂甙元(Gypsogenin).
丝石竹根含三菇皂甙,甙元是棉根皂甙元(Gy-psogenin)。从根中分得α-菠甾醇(α-spinasterol)、△7-豆甾醇棕榈酸酯(stigmast-7-enol-palmitate)、呋喃-3-羧酸及黄芩素(wogonin)等;尚含挥发油约1%,油中有糖醇、己酸、2,3-二氧-3,3-二甲基吲哚-1-酮、邻-二苯甲酸丁双酯、α-甲基十六碳烷等。尚含新化合物银柴胡环肽等。
切片的银柴胡 1. 退热而不苦泄,为清虚热的要药,常与青蒿、地骨皮等药同用。
2. 凡阴虚发热,盗汗骨蒸者,多与地骨皮、秦艽、鳖甲、青蒿等相配。
3. 若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或久疟不止,体虚低热者,可与白薇、生地、鳖甲、知母等相伍,以益阴退热。
4. 凡小儿疳积,日久化热,症见烦渴燥急者,多与栀子、黄芩、连翘等合用。
林繁缕为石竹科繁缕属下的一个变种。分布在我国吉林,…
中国繁缕,是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科、繁缕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
无瓣繁缕,是中央种子目石竹科繁缕属的植物,在中国江苏、新疆有分布,亦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有分布,…
箐姑草,是双子叶植物纲 石竹科繁缕属的植物。…
雀舌草,是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科,繁缕属草本植物。…
繁缕 Vill.)是石竹科、繁缕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可达30厘米。常带淡紫红色,叶片宽卵形或卵形,…
银柴胡是石竹科繁缕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株呈扁球形,被腺毛。主根粗壮,圆柱形。…
䍁瓣繁缕,是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科繁缕属的植物。分布于朝鲜、俄罗斯、日本、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