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椒子(Uvaria grandiflora Roxb.),别名葡萄木、各骆子藤、山芭蕉罗、红肉梨、川血乌、大花紫玉盘,攀援灌木,长3米;全株密被黄褐色星状柔毛至绒毛。
叶纸质或近革质,长圆状倒卵形,长7-30厘米,宽3.5-12.5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有时有尾尖,基部浅心形;侧脉每边10-17条,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叶柄粗壮,长5-8毫米。
花单朵,与叶对生,紫红色或深红色,大形,直径达9厘米;花梗短,长约5毫米;苞片2,大形,卵圆形,长3厘米,宽2.5厘米;萼片膜质,宽卵圆形,长2-2.5厘米,宽2.5-3.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花瓣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和宽约为萼片的2-3倍,内轮比外轮略为大些,两面被微毛;雄蕊长圆形或线形,长7毫米,药隔顶端截形,无毛;心皮长圆形或线形,长8毫米,柱头顶端2裂而内卷,每心皮有胚珠30颗以上,2排。
果长圆柱状,长4-6厘米,直径1.5-2厘米,顶端有尖头;种子卵圆形,扁平,种脐圆形;果柄长1.5-3厘米。花期3-11月,果期5-12月。
产于广东南部及其岛屿。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攀援灌木,长3米;全株密被黄褐色星状柔毛至绒毛。叶纸质或近革质,长圆状倒卵形,长7-30厘米,宽3.5-12.5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有时有尾尖,基部浅心形;侧脉每边10-17条,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叶柄粗壮,长5-8毫米。花单朵,与叶对生,紫红色或深红色,大形,直径达9厘米;花梗短,长约5毫米;苞片2,大形,卵圆形,长3厘米,宽2.5厘米;萼片膜质,宽卵圆形,长2-2.5厘米,宽2.5-3.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花瓣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和宽约为萼片的2-3倍,内轮比外轮略为大些,两面被微毛;雄蕊长圆形或线形,长7毫米,药隔顶端截形,无毛;心皮长圆形或线形,长8毫米,柱头顶端2裂而内卷,每心皮有胚珠30颗以上,2排。果长圆柱状,长4-6厘米,直径1.5-2厘米,顶端有尖头;种子卵圆形,扁平,种脐圆形;果柄长1.5-3厘米。花期3-11月,果期5-12月。
产于广东南部及其岛屿。
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本种模式标本采自马来半岛。
生于低海拔灌木丛中或丘陵山地疏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