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香港大沙叶

香港大沙叶(学名:Pavetta hongkongensis,英文名称:Hong Kong Pavetta),别称茜木或满天星,为茜草科大沙叶属植物。于1850年由美国人怀特(Charles Wright)在香港岛发现并制成模式标本,但直到1934年才以香港命名为新品种植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香港大沙叶

别名:

茜木、满天星

界:

植物界

科:

茜草科

属:

大沙叶属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4米;叶对生,膜质,长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长8-15厘米,宽3-6.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近无毛或沿中脉上和脉腋内被短柔毛;侧脉每边约7条,在叶片上面平坦,在下面凸起;叶柄长1-2厘米;托叶阔卵状三角形,长约3毫米,外面无毛,里面有白色长毛,顶端急尖。花序生于侧 枝顶部,多花,长7-9厘米,直径7-15厘米;花具梗,梗长3-6毫米;萼管钟形,长约1毫米,萼檐扩大,在顶部不明显的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冠管长约15毫米或长些,外面无毛,里面基部被疏柔毛;花丝极短,花药突出,线形,长约4毫米,花开时部分旋扭;花柱长约35毫米,柱头棒形,全缘。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花期3-4月。


分布范围

香港大沙叶是香港原生植物,生于山地疏林下或灌木丛中,在香港属常见植物,中国海南、广东、广西及云南和菲律宾也有分布。

产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200-1300米的灌木丛中。分布于越南。模式标本采自香港。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全株可入药,性寒,味苦涩,可清热解暑,活血,祛瘀。

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去瘀之效,又能治感冒发热、中暑、肝炎、跌打刀伤。本种的叶表面有固氮菌所形成的菌瘤,满布叶上呈点状,故民间称“满天星”。


发现

于1850年由美国人怀特(Charles Wright)在香港岛发现并制成模式标本,但直到1934年才以香港命名为新品种植物。


参考文献

Pavetta hongkongensis Bremek. in Fedde, Repert Sp. Nov. 37: 104. 1934; Merr. in Lingnan sci. Journ. 15: 18. 1936; 广西植物名录, 第二册: 592. 1971; 海南植物志3: 346, 图763. 1974;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 263. 图5940. 1975; 云南树木图志, 下册: 1158. 1991. ——Tarenna kwangsiensis Hand. -Mazz. in Sinensia 5: 14. 1934.


相关的种

大沙叶Pavetta arenosa Lour.   大沙叶(原变型)Pavetta arenosa Lour. form. Arenosa   光萼大沙叶(变型)Pavetta arenosa Lour. form. glabrituba Y. H. Chun & K. C. How   多花大沙叶Pavetta polyantha (Hook.f.) R. Br. ex Bremek.   糙叶大沙叶Pavetta scabrifolia Bremek.   汕头大沙叶Pavetta swatowica Bremek.   绒毛大沙叶Pavetta tomentosa Roxb. ex Sm.

大沙叶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狗骨柴 Masam.)是茜草科狗骨柴属植物,小狗骨柴形态特征灌木或乔木,高1-15米;嫩枝有短柔毛。…
  • 大叶钩藤,是茜草科钩藤属的大藤本;叶对生,近革质,叶片卵形或阔椭圆形,顶端短尖或渐尖,…
  • 水团花,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 Franch.ex Drake的枝叶或花、果。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具有清热祛湿,散瘀止痛,止血敛疮之功效。用于痢疾,肠炎,浮肿,痈肿疮毒,湿疹,溃疡不敛,创伤出血。
  • 羊角藤是一种茜草科、羊角藤组类生物,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香港、海南、广西等省区。
  • 白花蛇舌草 R. J. Wang)为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根细长,分枝,白花。…
  • 流苏子 Steenis),是茜草科流苏子属的攀缘灌木。叶坚纸质或革质,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
  • 金毛耳草 Merr.)是茜草科耳草属植物。基部木质,被金黄色硬毛;叶对生,宽披针形、椭圆形或卵形,…
  • 茜草,是茜草科茜草属植物。又名血茜草、血见愁等,茜草是草质攀援藤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