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苦蘵

苦蘵,中药名。为茄科植物苦蘵Physalis angulata L.的全草。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具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湿热黄疸,痢疾,水肿,热淋,天疱疮,疔疮。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苦蘵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管状花目

科:

茄科

属:

酸浆属

种:

苦蘵

分布区域:

我国华东、华中…

采收时间:

夏、秋季

用量:

内服:煎汤,;…

别名

蘵、黄蒢、蘵草、小苦耽、灯笼草、鬼灯笼、天泡草、爆竹草、劈柏草、响铃草、响泡子。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酸,性寒。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


主治

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湿热黄疸,痢疾,水肿,热淋,天疱疮,疔疮。


相关配伍

1、治百日咳:苦蘵15g。水煎,加适量白糖调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2、治小儿菌痢:鲜苦蘵15g,车前草6g,狗肝菜、马齿苋、海金砂各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3、治指疔:苦蘵鲜叶捣烂敷患处,每日换2-3次。(《江西民间草药》)

查看全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煎水含漱或熏洗。


使用注意

孕妇禁服。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全草,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被疏短柔毛或近无毛,高常30-50厘米;茎多分枝,分枝纤细。叶柄长1-5厘米,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阔楔形或楔形,全缘或有不等大的牙齿,两面近无毛,长3-6厘米,宽2-4厘米。花梗长约5-12毫米,纤细和花萼一样生短柔毛,长4-5毫米,5中裂,裂片披针形,生缘毛;花冠淡黄色,喉部常有紫色斑纹,长4-6毫米,直径6-8毫米;花药蓝紫色或有时黄色,长约1.5毫米。果萼卵球状,直径1.5-2.5厘米,薄纸质,浆果直径约1.2厘米。种子圆盘状,长约2毫米。花果期5-12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谷林下及村边路旁。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


性状鉴别

茎有分枝,具细柔毛或近光滑,叶互生,黄绿色,多皱缩或脱落,完整者卵形,长3-6cm,宽2-4cm(用水泡开后展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或有疏锯齿,厚纸质;叶柄1-3cm。花淡黄棕色,钟形,先端5裂。有的可见果实,球形,橙红色,外包淡绿黄色膨大的宿萼,长约2.5cm,有5条较深的纵棱。气微,味苦。

以全草幼嫩、色黄绿、带宿萼多者为佳。


药理作用

抗癌作用。


相关论述

1、《尔雅》郭璞注:“蘵草,叶似酸浆,花小而白,中心黄,江东以作葅食。”

2、《本草拾遗》:“崔豹《古今注》云:苦蘵,一名蘵,子有实,形如皮弁,子圆如珠。”

3、《纲目》:“酸浆、苦蘵,一种二物也,但大者为酸浆,小者为苦蘵,以此为别。败浆亦名苦蘵,与此不同。”

[1-3]

查看全部

灯笼果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假烟叶树是茄科、茄属植物。小乔木,高1.5-10米,小枝密被白色具柄头状簇绒毛。叶大而厚,卵状长圆形,…
  • 苦蘵,中药名。为茄科植物苦蘵Physalis angulata L.的全草。…
  • 木本曼陀罗 Lagerh.)是茄科、木曼陀罗属小乔木,高2米余。茎粗壮,上部分枝。…
  • 少花龙葵又名乌点规,是纤弱草本,茎无毛或近于无毛,潮汕地区别名称为钮草、钮仔草、乌目菜、乌疔草、点…
  • 鸳鸯茉莉,茄科鸳鸯茉莉属常绿灌木植物,高1米。茎皮深褐色;分枝力强;单叶互生纸质;花簇生,聚伞花序,…
  • 姑娘果
  • 茄,别名茄子、吊菜子、落苏、矮瓜等,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茄为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茎圆且直立,…
  •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茎呈菱形,有毛。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马铃薯叶片初生时为单叶,…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