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土田七

土田七,中药名。为姜科土田七属植物土田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King ex Bak.) Craib的块根和根茎。植物土田七,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印度、锡金也有分布。具有散瘀消肿,活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痛,虫蛇咬伤,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土田七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芭蕉目

科:

姜科

属:

土田七属

种:

土田七

分布区域:

云南、广西、广…

采收时间:

秋、冬、春季

贮藏:

晒干置于干燥通…

别名

姜七、三七姜、姜叶三七、竹叶三七《常用中草药汇编》,姜田七《新华本草纲要》,小田七、竹田七、毛七、姜三七《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入药部位

植物土田七的块茎和根茎。


性味

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

入心、脾经。


功效

散瘀消肿,活血止血。


主治

跌打损伤痛,虫蛇咬伤,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


相关配伍

1、治跌打损伤,姜叶三七3~9g,水煎服或浸酒内服;外用酒炒热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2、治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姜叶三七晒干,煅存性。用3~9g,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3、治外伤出血,姜叶三七炒炭,研粉,适量,撒患处。(《广西中草药》)

查看全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浸酒。

外用:适量,研粉敷。


炮制

采集加工:秋、冬、春季采挖根茎,洗净,晒干备用。


鉴别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扁圆锥形或纺锤形。表面灰棕色至棕红色,常皱缩,节密,具白色点状须根痕,节间长1~2㎜。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化,内皮层明显,灰白色或灰色,可见白色点状维管束。气微,味辛。


形态特性

株高15~30厘米;根茎块状,径约1厘米,外面棕褐色,内面棕黄色,粉质,芳香而有辛辣味,根末端膨大成球形的块根。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0~18厘米,宽2~3.5 厘米,绿色或染紫;叶柄长6~18厘米。花10~15朵聚生于钟状的总苞中,总苞长4~5厘米,宽2~2.5厘米,顶2~3裂,总苞及花的各部常有棕色、透明的小腺点;总花梗长2.5~10厘米;小苞片线形,膜质,长约1.5厘米;花白色,萼管长9~11毫米,顶端浅3裂;花冠管长2.5~2.7厘米,裂片长圆形,长约1.2厘米,后方的一片稍较大,顶端具小尖头;侧生退化雄蕊倒披针形,长1.6~2厘米,宽约4毫米;唇瓣倒卵状匙形,长约2厘米,上部宽1.3厘米,深裂至5毫米处,白色,中央有杏黄色斑,内被长柔毛,生活时唇瓣与侧生退化雄蕊卷成筒状,露出于总苞之上;花药长5毫米,花丝长2 毫米;药隔附属体半圆形,长约3毫米;花柱线形,柱头具缘毛;子房卵形,长3.5毫米。花期:5~6月。


生长环境

野生于林下、荒坡或栽培。


相关论述

《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消肿,活血止血,行气止痛。治跌打瘀痛,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过多,虫蛇咬伤。”

[1-3]

姜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莪术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茎陀螺状,淡黄色至白色;叶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
  • 海南山姜是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带形,顶端渐尖并有一旋卷的尾状尖头,基部渐狭,…
  • 黄花大苞姜 K.Larsen)是姜科大苞姜属植物,全草具有解毒的功效,…
  • 毛姜花是姜科、姜花属陆生或附生草本植物,茎高可达2米;根茎块状。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两面均无…
  • 花叶良姜又称花叶艳山姜、彩叶姜、斑纹月桃等,是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为艳山姜…
  • 早花象牙参是一种姜科、姜科多年生草本,株高15-30 厘米;茎基具2-3枚薄膜质的鞘。叶2-4片…
  • 阳荷是姜科姜属的草本植物;根茎白色,微芳香;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
  • 华山姜 Rosc.)是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1米。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