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鱼腥草

鱼腥草(在四川又名折耳根),中药名。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于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鱼腥草

别名:

臭菜、侧耳根、…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胡椒目

科:

三白草科

属:

蕺菜属

种:

蕺菜

分布区域:

中国中部、东南…

采收时间:

夏季

毒性:

无毒

生理特性

蕺菜,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有腥臭气。茎下部伏地,生根,上部直立。叶互生,心形或阔卵形,长3-8cm,宽4-6cm,先端渐尖,全缘,有细腺点,脉上被柔毛,下面紫红色;叶柄长3-5cm;托叶条形,下半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生于茎顶,与叶对生,基部有白色花瓣状苞片4枚;花小,无花被,有一线状小苞;雄蕊3,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心皮3,下部合生。蒴果卵圆形,顶端开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生于山地、沟边、塘边、川埂或林下湿地。


产地

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


入药部位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炮制方法

鲜鱼腥草除去杂质。干鱼腥草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干燥。

本品为不规则的段。茎呈扁圆柱形,表面淡红棕色至黄棕色,有纵棱。叶片多破碎,黄棕色至暗棕色。穗状花序黄棕色。搓碎具鱼腥气,味涩。


性味

辛,微寒。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主治

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相关配伍

1外感风寒,痰热喘咳:配桑白皮、黄芩等。

2肺痈吐脓:单用或配冬瓜子、桃仁、鲜芦根、桔梗、甘草等。

3痔疮坠痛:煎汤熏洗。


用法用量

15-25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使用注意

蕺菜性寒,凡属脾胃虚寒或虚寒性病证者均忌食。


相关论述

1《名医别录》:“主蠼螋溺疮。”

2《日华子本草》:“淡竹筒内煨,敷恶疮白秃。”

3《履巉岩本草》:“大治中暑伏热闷乱,不省人事。”

4《滇南本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

5《本草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店疾,解硇毒。”

6《医林纂要》:“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

7陈念祖:“生捣治呕血。”

8《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

9《岭南采药录》:“叶:敷恶毒大疮,能消毒;煎服能去湿热,治痢疾。”

10《现代实用中药》:“生叶:烘热外贴,为发泡药,可治疮癣。凡疥癣肿胀,湿疹,腰痛等可作浴汤料。生嚼其根,防止冠心病的心绞痛发作。”

11《中国药植图鉴》:“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剂。”

12《常用中草药手册》:“消炎解毒,利尿消肿。治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尿路炎症及其它部位化脓性炎症,毒蛇咬伤。”

13《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乳腺炎,蜂窝织炎,中耳炎,肠炎。”

查看全部

三白草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美丽马兜铃是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多年生攀援草质藤本植物。全株无毛,老茎纵裂,深褐色,单叶互生,…
  • 汉城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细辛下的一个变型,是细辛的主要来源之一。产于辽宁东南部。…
  • 胡椒,胡椒科胡椒属的攀援状藤本植物。亮白清洁肌肤。助消化。治感冒。胡椒的茎略膨大;叶片为厚革质,…
  • 尾花细辛,是马兜铃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尾花细辛全株被柔毛;叶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卵状心形,…
  • 草胡椒 Kunth)是胡椒科、草胡椒属的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高可达40厘米;茎分枝,无毛,…
  • 石蝉草,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石蝉草 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
  • 蒌叶是胡椒科、胡椒属的攀援藤本植物;枝节生根,径2.5-5毫米,稍木质;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
  • 烟斗马兜铃是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多年生常绿蔓性藤本,全株无毛,叶互生,三角状心形或肾形,长3-8…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