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岩败酱

岩败酱,中药名。为败酱科植物岩败酱Patrinia rupestris (Pall.) Juss.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排脓之功效。常用于痢疾,泄泻,黄疸,肠痈。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岩败酱

别 称:

鹿肠、鹿首、鹿…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茜草目

科:

败酱科

属:

败酱属

种:

岩败酱

分布区域:

东北、内蒙古、…

采收时间:

夏季

用法用量:

9-15g

毒 性:

无毒

贮 藏:

置阴凉干燥处,…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苦,性寒。


归经

归肝、大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主治

痢疾,泄泻,黄疸,肠痈。


相关配伍

1、治黄疸:岩败酱、茵陈各15g,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2、治慢性阑尾炎:蒲公英60g,甘草6g,岩败酱30g,青木香15g。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用法用量

9-15g。


炮制

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或低温烘干。或趁鲜洗净切片,晒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状茎稍斜升,长达10cm以上,顶端不分枝,有浓烈臭酱气味。茎多数丛生,连同花序梗被短糙毛。基生叶有柄,长2-4cm;茎生叶对生;叶柄短,上部叶渐无柄;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3-7cm,羽状深裂至全裂,通常具3-6对侧生裂片,裂片条形,有稀的缺刻状牙齿,无毛或有糙毛。夏秋季开黄色花,密花聚伞花序顶生,3-7枝在枝端排成伞房状,宽4-15cm,轴、梗均被粗白毛和腺毛;小苞片腺形,对生;花萼小,萼齿5;花冠漏斗状,径3-5mm,基部成短细筒,筒基部一侧有偏突,上部5裂,裂片近圆形;雄蕊4,长于花冠;子房下位,圆柱状。瘦果小,倒卵圆柱状,背部贴有椭圆形的大膜质苞片。花期7-9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喜生于海拔400-1800m、光线充足、干燥的山坡。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微弯曲,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栓皮有时剥落,具瘤状突起,质松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较窄,外侧棕褐色,向内灰白色,木部较宽广,黄白色至淡棕黄色,有多数放射状裂隙。根茎棕褐色或灰棕色,具分枝,节明显,稍膨大。茎灰棕褐色至灰绿色,圆柱形,微弯曲,节明显,具残留的卷曲破碎的叶,顶端有时有残留的棕黄色小花。气特异,味微苦。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


相关论述

《内蒙古中草药》:“治慢性阑尾炎:蒲公英二两,甘草二钱,岩败酱一两,青木香五钱。水煎服。”

[1-5]

败酱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亮叶忍冬是忍冬科、忍冬属下女贞叶忍冬的变种。叶革质,近圆形至宽卵形,有时卵形、矩圆状卵形或矩圆形,…
  • 少蕊败酱为忍冬科败酱属的植物。分布在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西、辽宁、广西、甘肃、湖北、江苏、河南、云南、四川、湖南、陕西、贵州、河北、山东等地,生长于海拔150米至3,100米的地区,见于灌丛中、林下、林缘、山坡草丛、田野溪旁或路边,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本种供药用。
  • 鬼吹箫是忍冬科鬼吹箫属植物,一种中药材,具有破血调经、祛风除湿、化痰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
  • 岩生忍冬忍冬科忍冬属植物,产宁夏、甘肃、青海等地。
  • 海仙花是忍冬科,锦带花属落叶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粗壮,叶片阔椭圆形或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突尖或尾…
  • 刺续断属为川续断科、刺参族下分一属。 刺续断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叶对生或轮生。狭长形,边缘…
  • 起绒草是川续断科、川续断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茎中空粗壮、直立,基生叶具柄,成镶嵌状,…
  • 穿心莛子藨忍冬科,莛子藨属,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体被粗毛。根粗壮,圆锥形,分叉,暗褐色。…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