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蒙古沙雀

蒙古沙雀(学名:Rhodopechys mongolica):为燕雀科沙雀属的鸟类,体重15-23克,体长108-145毫米。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纯沙褐色沙雀。嘴厚重而呈暗角质色,翼羽的粉红色羽缘通常可见。繁殖期雄鸟粉红色较深,大覆羽多绯红,腰、胸及眼周沾粉红。与其他沙雀的区别在羽色单一且嘴色较浅。虹膜深褐色,嘴角质色,脚粉褐色。

主要栖息于沙漠、半荒漠、农田、果园到高山。喜山区干燥多石荒漠及半干旱灌丛。甚不惧人。通常成群活动。主要以各种野生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嫩叶、芽苞、花蕾和果实,还吃麦粒等农作物。分布于中亚、南至北非、印度以及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偶见于长白山等地。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蒙古沙雀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雀形目

亚目:

鸣禽亚目

科:

燕雀科

属:

沙雀属

种:

蒙古沙雀

亚种:

无亚种

形态特征

蒙古沙雀雄鸟上体沙褐色或皮黄褐色,头顶、背、肩具暗色纵纹,其中头顶纵纹较窄,有一窄的粉红色眉纹,亦沾玫瑰红色,腰和尾上覆羽玫瑰红色尾黑褐色或黑色,羽缘灰白色。翅上小覆羽和和中覆羽同背,大覆羽黑色,基部白色,羽缘淡玫瑰红色,初级覆羽淡褐色,羽缘灰褐色微沾粉红色,小翼羽黑褐色,羽缘沾红色。飞羽黑褐色,除第一枚初级飞羽羽缘为白色外,其余飞羽外翈羽缘为玫瑰红色或朱红色,尖端灰白色,次级飞羽基部白色和大覆羽基部白色在翅上形成两道白色翅斑。颏、喉、胸和上腹灰粉红色,两胁淡黄褐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冬羽上体概为沙褐色,上下体粉红色较淡,颊亦无红色沾染。

雌鸟和雌鸟冬羽相似。额至头顶、后颈、眼先、耳羽和头侧沙棕色具棕褐色羽干纹,其余上体沙褐色。背、肩具不甚显著的褐色羽干纹,尾上覆羽淡沙褐色沾玫瑰红色,翅上无玫瑰红色,仅大覆羽羽缘棕红色。下体颏至上腹和两胁淡棕色微沾褐色并缀有玫瑰红色,其余同雄鸟。

虹膜暗褐色或茶褐色,嘴黄褐色或肉黄色,脚黄褐色或肉色。

大小量度:体重♂20-23克,♀15-21克;体长♂111-138毫米,♀108-145毫米;嘴峰♂9-11毫米,♀9-10毫米;翅♂84-92毫米,♀85-91毫米;尾♂53-56毫米,♀51-60毫米;跗蹠♂17-18毫米,♀16-18毫米。(注:♂雄性;♀雌性)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荒漠和半荒漠等开阔地区及裸露的岩石山坡、悬崖、有零星草丛和灌木生长的岩石平原,尤以山边悬崖和岩石坡以及铺满砾石的宽阔的沟谷和洼地较为常见,有时也进到零星的农田地区,不喜欢森林要、茂密的灌丛和荒漠。栖息地海拔高度一般在500-2500米,但在西部和中亚地区,可上到海拔3600-4000米甚至更高。


生活习性

留鸟,秋冬季游荡。成群活动,通常成几只或十几只的小群,有时也见有数十只的大群。性较温顺,不甚怕人,有时人可以靠的很近。彼此保持的很紧,成紧密的一团飞翔。主要在地上生活。即使附近有树和灌木,也不在树上或灌木上栖息,有时虽然降落到灌木上,但很快就下到地上觅食,决不长时间的停留在灌木上。当它站在岩石或地上无论休息还是觅食时,都蹲着脚,这或许是为了降低身体高度以适应荒漠风的吹打和减少被天敌发现的机会。

主要以各种野生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嫩叶、芽苞、花蕾和果实,还吃麦粒等农作物。

甚少声。冬天它们也很安静,即使大群在一起活动也很少出声,仅在飞翔时发出“嗞、嗞”的叫声,鸣声为缓慢的do-mi-sol-mi,多带重复的短句和唧唧声。叫声为轻柔的djudjuvu或啾啾声,群鸟进食时发出。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中国、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泊尔、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

游荡:巴林。

蒙古沙雀分布图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5-6月。5月初或5月中旬就有雄鸟在地上开始求偶鸣叫,同群的其他一些雄鸟在叫声的刺激下,也一边寻食一边跟着鸣叫。营巢在石头和岩壁缝隙中或洞中,也常在土崖上或石头与灌木旁地上自己用嘴掘洞作巢。巢用细枝、草叶、草茎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羊毛、马毛或鸟类羽毛。巢呈杯状,大小为外径11.4-14厘米,内径6.5-7.4厘米,高3.8-5.5厘米,深2.1-3.8厘米。每窝产卵3-5枚。卵淡蓝色或绿白色,钝端有少许黑色斑纹,卵的大小为17.9-20.4×13.4-14.8毫米。雏鸟晚成性。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燕雀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白翅交嘴雀为雀科交嘴雀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和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及中国大陆的东北与华北等地,…
  • 褐灰雀:小型鸟类,体长16-17厘米。上下体羽灰褐色,头顶各羽中央较暗,形成鳞状斑,…
  • 红腹灰雀,是雀形目雀科灰雀属中型鸣禽。雄鸟额、头顶、枕部,眼先及颏均亮黑色,上体余部从颈至背,…
  • 白翅交嘴雀为雀科交嘴雀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和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及中国大陆的东北与华北等地,…
  • 大朱雀:体重33-52克;体长167-205毫米;体形较大;为不常见留鸟。…
  • 黄颈拟蜡嘴雀:小型鸟类,体长20-22厘米。嘴粗大,黑色。雄鸟整个头、颈、颏、喉和上胸辉黑色,…
  • 藏朱雀:全长约17-18厘米。雄鸟头部深红色具光辉,喉部暗红色具白色点斑;背部灰白色,各羽具玫瑰红…
  • 锡嘴雀:全长184厘米,头顶棕褐,头侧及腰和尾上覆羽等较淡;后颈灰色,翕和下背微褐;翅上的内侧覆羽…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