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台北艾纳香

北艾纳香(学名:Blumea formosana)为桔梗目菊科艾纳香属的植物。分布于台湾本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 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150米至1,000米的地区,多生于低山山坡、溪边、草丛和林下,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台湾艾纳香

别名:

台北艾纳香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科:

管状花亚科

族:

旋覆花族阔苞菊…

属:

艾纳香属

分布区域:

分布浙江、江西…

组:

大叶组

台湾艾纳香形态特征

草本,根簇生,有时多少肉质。茎直立,高40-80厘米,基部径3-6毫米,圆柱形,有明显的条棱,上部有分枝,被白色长柔毛,在基部常脱毛,节间长0.5-4厘米。基部叶在花期凋落,或矮小的植株有时宿存,如存在时,基部叶常比中部的叶小;中部叶近无柄,纸质或薄纸质,狭或宽倒卵状长圆形,长12-20厘米,宽4-6.5厘米,基部长渐狭,顶端短尖或钝,边缘有疏生的点状细齿或小尖头,上面被短柔毛,下面被紧贴的白色绒毛,杂有密腺体,有时多少脱毛,中脉在两面多少凸起,侧脉9-11对,细弱,弧状上升,网脉不明显;上部叶渐小,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4厘米,基部渐狭,顶端短尖或渐尖;最上部叶苞片状。

头状花序少至多数,径约1厘米,排列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花序梗长5-10毫米,被白色绒毛;总苞球状钟形,长约1厘米;总苞片4层,近膜质,绿色,外层线状披针形,长2-3毫米,顶端钝或稍尖,背面被密柔毛,杂有腺体,中层线状长圆形,长4-5毫米,顶端钝,内层线形,长约8.5毫米,顶端尾尖;花托平,径约3毫米,蜂窝状,无毛。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长约6毫米,檐部3齿裂,无毛;两性花较少数,花冠管状,长约7毫米,檐部5浅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有密腺点。

瘦果圆柱形,有10条棱,长约1毫米,被白色腺状粗毛。冠毛污黄色或黄白色,糙毛状,长约6毫米。花期8-11月。

查看全部

台湾艾纳香生长环境

生长于低山山坡、草丛、溪边或疏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台北。


台湾艾纳香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台湾。


台湾艾纳香主要价值

全草:苦、微辛,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药 名】:台湾艾纳香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 治】:用于肺热咳嗽,气喘,痰黄而稠,苔黄脉数,湿热痢疾,腹痛,腹泻,痈疽疮疡,热淋等证。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性味归经】:苦、淡,寒。入心、大肠、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患处。

【别 名】:台北艾纳香(《中国植物志》)

【拉丁名】:原植物Blumea for-mosana Kitam

【考 证】:始载于《浙江药物植物志》。

来源;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台北。

查看全部

台湾艾纳香相关的种

与“台北艾纳香 Blumea formosana Kitam.”相关的种有:

馥芳艾纳香Blumea aromatica DC.

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 DC.

密花艾纳香Blumea densiflora DC.

密花艾纳香(原变种)Blumea densiflora DC. var. densiflora

薄叶密花艾纳香Blumea densiflora DC. var. hookeri (C.B. Clarke ex Hook.f.) Chang & Tseng

尖苞艾纳香Blumea henryi Dunn

千头艾纳香Blumea lanceolaria (Roxb.) Druce

裂苞艾纳香Blumea martiniana Vaniot

查看全部

艾纳香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蛇目菊是菊科、蛇目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具细棱无毛,上部稍有分枝;叶对生,叶片二回羽状分裂,…
  • 石胡荽 A. Braun & Asch.)是菊科、石胡荽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 蜡菊 Tzvelev)是菊科蜡菊属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株高40-120厘米;茎直立,…
  • 蓝松菊科,千里光属,原生地位于南非南部沿海地区。在受到强光照射时,会变成绚丽的紫色。…
  • 蓝松菊科,千里光属,原生地位于南非南部沿海地区。在受到强光照射时,会变成绚丽的紫色。…
  • 万寿菊是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孔雀菊、缎子花、臭菊花、西番菊、红黄草、小万寿菊、臭芙蓉、孔雀草。万寿菊茎近基部分枝。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具锐齿,上部叶裂片齿端有长细芒,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总苞长1.8-2厘米,径1-1.5厘米,杯状,顶端具尖齿。舌状花黄或暗橙黄色,长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长1.4厘米,基部成长爪,先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9毫米,冠檐5齿裂。瘦果线形,被微毛;冠毛有1-2长芒和2-3短而钝鳞片。花期7-9月。万寿菊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在广东和云南南部、东南部已归化,国外原产墨西哥。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好。耐移栽,种子发芽适温21-24℃,植株生长适合温度为20-29℃。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
  • 异叶黄鹌菜是黄鹌菜属植物,根垂直直伸,有多数须根,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含11-25…
  • 菊三七 Juel.)是菊科菊三七属高大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50厘米。根粗大成块状,…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