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鵟(学名:Buteo jamaicensis):是分布在北美的鵟属各种鸟中最大的成员之一,红尾鵟的名称在欧洲被叫做“buzzards”,而在北美则被通称为“hawks”。体重为690-2000克。红尾鵟在体型上有比较明显的雌雄二相性,雌鸟比雄鸟要大25%。红尾鵟的羽毛颜色比较多样。是对环境适应比较成功的物种。
分布在各种地形各种海拔的地区,包括沙漠、草原、针叶林、落叶林、热带雨林、农田和城区。食物主要包括各种小型哺乳动物、鸟和爬行类,例如啮齿类、松鸡、鹌鹑、水鸟、蝙蝠、鼩鼱、蛇、蜥蜴、甲壳类、昆虫等等。除了北极地区外,它们在北美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红尾鵟在北美的印第安土著文化中被用作标志和象征,其羽毛常被用作各种宗教仪式。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基本信息
红尾鵟的翼展114-133 厘米;寿命22年。雄性体重为690-1300克,体长为45-56厘米,雌性体重则达到900-2000克,体长50-65厘米;因此雌鸟通常都要比雄鸟大一些。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扇翅及翱翔飞行,扇翅节奏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对较长,约等于胫部长度。
红尾鵟各亚种的羽毛差异较大,例如红尾鵟大平原亚种(Buteo jamaicensis calurus)可以有浅红褐色、深红褐色和中红褐色三个品种。其中浅红褐色数量最多,占一半以上,其他两种颜色约为10-20%。
尽管颜色不同,红尾鵟的外表大致一样。下腹部颜色较浅,背部则较深。腹部有一道深褐色的条纹,尾部上侧为砖红色,下侧为粉红色。喙部较短,色深,带弯钩。喙部、腿和脚都为黄色。
幼鸟的虹膜为浅黄色,成年后颜色逐渐转深,成鸟为红褐色。
红尾鵟繁殖地区分布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加拿大的育空地区、西北地区,东到魁北克南部和大西洋诸省,向南抵达佛罗里达、西印度群岛和中美洲。冬季则南移到加拿大南部以南的地区。栖息地包括森林和原野,分布多样性,在北美洲仅次于游隼。
飞行中的红尾鵟翅膀略微分布在两个平面上,拍打频率较低,以保存体力。在高飞和拍打翅膀的状态下,它们的飞行速度在20-40mph之间,但俯冲时的速度可以达到120mph。红尾鵟在地面上行走时,脚步笨拙而缓慢。在追逐地面上的昆虫和蛇类时,它们主要以跳跃为主。
红尾鵟通常不攻击人类和其他鸟类,但它们经常受到乌鸦、喜鹊、猫头鹰和其他鹰类的袭击。在受到威胁时,红尾鵟通常的策略是逃跑而不是保护巢穴。
叫声为2-3秒刺耳的嘶叫,类似“kree-eee-ar”,开始音调较高,然后逐渐下降,类似水沸腾时的声音。父母离开巢穴时,幼鸟则会发出类似“klee-uk”的声音。
红尾鵟捕鼠红尾鵟在捕食上奉行机会主义。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各种小型哺乳动物、鸟和爬行类,例如啮齿类、松鸡、鹌鹑、水鸟、蝙蝠、鼩鼱、蛇、蜥蜴、甲壳类、昆虫等等。
红尾鵟的食谱与大角鸮相似,因此在夜晚它们之间会为了捕食展开竞争。
原产地: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加拿大、开曼群岛、哥斯达黎加、古巴、库拉索岛、多米尼加共和国、多明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瓜德罗普岛、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马提尼克、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马丁岛(荷属)、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美国本土外小岛屿、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
旅鸟:百慕大、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红尾鵟分布图
红尾鵟在三岁左右达到性成熟期,为一夫一妻制,通常只有当原配死亡后,才会寻找新的配偶。雄鸟和雌鸟共同防御巢穴。巢穴的建造一般发生在交配之后,建在4-21米以上的大树上或35米以上的岩石上,有时它们也会选择人类的建筑作为巢穴的所在地。巢穴一般直径为71-97厘米,可达90厘米高,由树枝、树皮、针叶、根茎等组成。
四月产卵,每次产1-5卵,卵壳为蓝白色,偶尔带有褐色斑点。大小为60 x 47 毫米。雄鸟和雌鸟都参与孵卵,雄鸟孵卵时间较短,但负责给雌鸟觅食,孵化时间为28-35天。刚孵化的小鸟没有毛,需要由雌鸟在巢穴中抚养。大约42-46天后,小鸟开始离开巢穴学习飞行。长羽的时间可达10周。
[4-5]
红尾鵟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一方面可以控制啮齿类和其他害兽的数量,另一方面也捕杀鸡和其他家禽。由于一些误会,有时会有农民射杀红尾鵟的事情发生。不过红尾鵟已经受到条例保护。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红尾鵟还受到《1918年候鸟保护条例》的保护。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林雕:为隼形目鹰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67-81厘米,翼展164-178厘米,…
鹊鹞: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重250-380克,体长42-48厘米。而两翼细长的鹞。体色比较独特,…
雀鹰为鹰科、鹰属的鸟类,体重130-300克;体长310-410毫米,翼展60-75厘米。…
白腹鹞中型猛禽,体长50~60厘米。雄鸟头顶至上背白色,具宽阔的黑褐色纵纹。上体黑褐色,…
凤头蜂鹰:又称东方蜂鹰,共有6个亚种。体长为50-62厘米,体重800-1200克。…
美洲角雕是隼形目鹰科角雕属的一种鸟类,也叫哈比鹰,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鹰,属大型猛禽。…
蜂鹰为鹰科的鸟类,是一类中型猛禽,共有3 种。体长约0.6米,背部羽毛深褐色。脸部呈有小而致富的羽毛,…
普通鵟:是鹰科、鵟属鸟类,属中型猛禽。体长54厘米,翼展122-137厘米,体重515-8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