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牵牛(学名:Ipomoea carnea),又名印度旋花(海南),为旋花科、番薯属的植物。分布于墨西哥、美洲、台湾岛、南美洲、巴西、美国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海南等地。
基本信息
披散灌木,高1-3米;小枝粗壮,圆柱形或有棱,散生皮孔,密被微柔毛,实心或中空,有白色乳汁。叶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25厘米,宽4-17厘米,顶端渐尖,具小短尖头,基部心形或截形,全缘,两面密被微柔毛,老时叶面近无毛,背面有微柔毛,背面近基部中脉两侧各有1枚腺体,侧脉7-9对,第三次脉稍平行连结;叶柄长2.5-15厘米。
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有花数朵或多朵,花序梗粗壮,长5-10厘米,被微柔毛或无毛;花梗长1-1.5厘米,被微柔毛;苞片小,卵形,早落;萼片近相等或内萼片稍长,卵形或近圆形,长5-6毫米,均被微柔毛;花冠漏斗状,淡红色,长7-9厘米,内面至基部深紫色,花冠管基部缢缩,花冠管和瓣中带外部被微柔毛;雄蕊和花柱内藏;雄蕊花丝不等长,基部扩大被毛;子房至花柱基部被微柔毛。蒴果卵形或球形,具小短尖头,高1.5-2厘米,基部被微柔毛,不完全的4室或2室,4瓣裂。种子4或较少,表面被绢状长柔毛。
本种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为灌木,在阴蔽的环境,茎缠绕而呈藤本状。
阳性植物,喜光照,耐旱,也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生长适温为20-32℃。全日照,栽培地点日照充足的话,有利持续开花.
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南宁有栽培。本种原产美洲,分布自墨西哥,美国东南的佛罗里达,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巴西至南美洲中部,现栽培于各热带地区。
南美旋花栽培容易,生长迅速,花姿清雅,花期长,为园林绿化不可多得的优良树种,适合池畔、棚架栽培,也可盆栽欣赏。
播种、扦插法,春到秋季为适期,种子发芽适温约20-25度。
如果是要矮化植株成灌木状,就要加以摘芯,促进分生侧枝,相反的如果是要促其植株抽高爬上棚架,则是需要剪除腋芽、侧枝,只保留主之1-3枝,等枝条攀上棚架後再摘芯,使分枝扩展整个棚面。
冬季寒流来袭时会落叶,可以趁这时修剪整枝,老化植株施行强剪,隔年春暖後就能萌发强盛的新枝。开花期间要多补充水分,并且稍微整枝。
牵牛,学名 Pharbitis nilChoisy ,又名牵牛花、喇叭花,系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
变色牵牛 Merr.)是旋花科牵牛属植物。茎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叶片卵形或圆形,顶端渐尖或骤尖,…
王妃藤,Ipomoea horsfalliae ,旋花科番薯属植物。常绿蔓性藤本,茎深褐色,叶互生,…
五爪金龙 Sweet),旋花科番薯属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茎细长,…
番薯 Lam.),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具有乳汁;其块根为白、红或黄色;茎生不定根;叶呈宽卵形或卵状心形,叶色有浓绿、黄绿、紫绿等,前端渐尖,基部呈心形或近平截;花冠为粉红、白、淡紫或紫色,呈钟状或漏斗状,无毛;蒴果呈卵形或扁圆形;由于番薯是于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常不结实,所以有时只见开花不见结果。 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番薯原产于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现已广泛栽培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但在一些较北的地区如黑龙江省也已栽种成功,中国大多数地区都普遍栽培。番薯适应性强,喜温暖多光而不耐霜冻,抗旱耐碱,适种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是一种易于保收的作物。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在中国南方,有“一造番薯半年粮”的说法, 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可作
彩叶番薯为番薯的一种,因生长的叶子为彩色而得名。茎蔓性,能匍匐或悬垂生长。叶不规则心形或缺裂,叶面…
心萼薯 Pers.),为旋花科、番薯属的植物。…
树牵牛 D.F.Austin)是旋花科、番薯属披散灌木,高可达3米;小枝粗壮,散生皮孔,密被微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