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峨眉火绒草

峨眉火绒草(学名:Leontopodium omeiense Ling)是菊科火绒草属植物。根出条细长,稍木质,平卧或斜升,有枯萎宿存的叶和顶生的叶丛,在叶丛上生长花茎。花茎常直立,长5—18厘米,不分枝,被白色棉状密茸毛,全部有叶,节间长1—2.5厘米。基部叶密集成莲座状,顶端圆形,在花期生存。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峨眉火绒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科:

管状花亚科

属:

火绒草属

种:

峨眉火绒草

分布区域:

四川

花果期:

花期—月;果期…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出条细长,稍木质,平卧或斜升,有枯萎宿存的叶和顶生的叶丛,在叶丛上生长花茎。花茎常直立,长5-18厘米,不分枝,被白色棉状密茸毛,全部有叶,节间长1-2.5厘米。基部叶密集成莲座状,顶端圆形,在花期生存。

叶狭披针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3-4厘米,宽2.5-4毫米,顶端稍尖,下部稍狭,无柄,质薄,上面被蛛丝状毛,不久脱毛,下面被白色密茸毛;侧脉不显明;苞叶多数密集,与茎上部叶同形或较宽,长25毫米,宽达8毫米,顶端尖或稍尖,下部较狭,两面被白色或稍褐色厚棉状茸毛或下面被较薄的密茸毛,上面顶端有时脱毛,较花序约长2倍,开展成径约3-5.5厘米的苞叶群。

头状花序5-9个,径4.5-5.5毫米,花序梗与苞叶基部合着,长达4毫米。总苞长约4毫米,被白色厚茸毛;总苞片约3层,顶端钝,褐色,露出茸毛之上。小花异形,边缘有少数雌花,或雌雄异株。花冠长3毫米;雄花花冠管状漏斗状,雌花花冠丝状。冠毛较花冠稍长,白色或基部稍黄色;雄花冠毛上端较粗厚,有细锯齿;雌花冠毛细丝状,有细齿。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乳头状突起或短粗毛。花期5-7月;果期6-7月。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峨眉火绒草生长于海拔1700-2400米低山或亚高山山谷岩石上。


分布范围

峨眉火绒草产于四川峨眉山。

火绒草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松毛火绒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松毛火绒草Leontopodium andersonii C.B.Clarke的幼苗。分布于贵州西部及中部,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之功效。常用于痈疽疮疡,跌打损伤,虫蛇咬伤。
  • 火绒草 Beauverd)是菊科火绒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粗壮,为短叶鞘包裹,…
  • 薄雪火绒草又称雪绒花,是菊科火绒草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等…
  • 峨眉火绒草是菊科火绒草属植物。根出条细长,稍木质,平卧或斜升,有枯萎宿存的叶和顶生的叶丛,…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