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褐鹈鹕

褐鹈鹕(学名:Pelecanus occidentalis):是鹈鹕家族中体型最小的成员。体型粗大,体重6.5-9千克。嘴形宽大直长,上嘴尖端朝下弯曲,呈钩状;下嘴分左右二支,其间有一巨大而能扩缩的皮肤喉囊;鼻孔小,而位于嘴基。眼前部裸出。颈长而较细小。翅宽阔,但形不长也不尖;尾短而呈方形;跗蹠短而扁平,前面呈网眼状细鳞。

生活于沿海及河川、湖泊等处。飞行力强而悠逸,常群飞群栖,极善于游泳,但不会潜水。游泳时张口捕鱼,将捕得的鱼兜入喉囊内。有时结群,排成长线,用强大的翅膀拍击水面,因而发出巨大的响声,驱逐鱼群游近海岸边而后捕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线上繁殖。分布于加勒比,加拉帕戈斯群岛,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海岸。是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的国鸟,也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鸟。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褐鹈鹕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鹈形目

科:

鹈鹕科

属:

鹈鹕属

种:

褐鹈鹕

亚种:

亚种

形态特征

褐鹈鹕体长105-135厘米,翼展200-220厘米,体重6.5-9千克。体型粗大,嘴形宽大直长,上嘴尖端朝下弯曲,呈钩状;下嘴分左右二支,其间有一巨大而能扩缩的皮肤喉囊;鼻孔小,而位于嘴基。眼前部裸出。颈长而较细小。翅宽阔,但形不长也不尖;尾短而呈方形;跗蹠短而扁平,前面呈网眼状细鳞。

共有6个亚种,体羽有所不同,一般的头部和颈部主要是白色,前额和后枕覆盖浅黄色帽,体羽和双翼棕色。面部裸露的皮肤色调偏蓝,腿和脚蹼灰黑色。鸟喙中部和基部污白色,喙尖和下部玫瑰红色。腿短,头部显得沉重和巨大,长喙下颌有一个巨大而能伸缩的褐色皮囊。平时,喉囊收缩,所以不很明显。当鹈鹕在水中游泳,进行捕食时,它把大嘴巴张开,喉囊也伸长开来成为一个很大的“鱼兜”。这时用大嘴巴和喉囊兜捕鱼类。当捉住一定数量的鱼以后,它把嘴闭合,收缩喉囊,把水挤出来,然后将全部食物吞下。

雌雄相似,幼鸟有深褐色的羽毛,腹部白色。在三年内即可获得与成鸟相同的羽毛。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泽地带,荒芜的岛屿,泻湖,偶尔也光顾池塘和红树林。


生活习性

在繁殖季节外,褐鹈鹕形成超过50只的集群,一起睡觉和捕鱼。生活于沿海及河川、湖泊等处。飞行力强而悠逸,常群飞群栖,极善于游泳,但不会潜水。主要以捕鱼为食,偶尔也吃甲壳类和蠕虫。游泳时张口捕鱼,将捕得的鱼兜入喉囊内。有时结群,排成长线,用强大的翅膀拍击水面,因而发出巨大的响声,驱逐鱼群游近海岸边而后捕食。常成群生活。善飞行,亦善游泳,在地上亦能很好的行走。飞行时头向后缩,颈弯曲成S形,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来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没有鹰飞得高。在水中游泳时,颈常曲成乙字形,并不时地发出粗哑的叫声。春季于3-4月,秋季于9-10月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迁徙。

捕鱼策略随种类和地点的不同而异。褐鹈鹕从天上向水中的鱼俯冲下来,袋状的大嘴像鱼网一样把鱼网住。另一种鹈鹕在空旷的水面捕鱼时,先在距离岸边不远处合围成一个半圈,像军事行动一样,准确地游向岸边,同时用翅膀打水,把小鱼赶到岸边水浅之处,它们同时把嘴伸进水里,兜起小鱼,这种动作不断重复,而且行动一致。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圭拉、安提瓜、巴布达、阿鲁巴、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百慕大、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巴西、加拿大、开曼群岛、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库拉索岛、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瓜德罗普岛、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马提尼克岛、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岛、安的列斯群岛、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马丁岛、苏里南、特里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委内瑞拉、维尔京群岛。

不确定分布:圣马丁。

褐鹈鹕分布图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成群在一起营巢,雄鸟守护在准备建巢的位置,作简短的飞行不远离,直到它吸引到雌鸟。交配后雄鸟会寻找树枝和其他建筑材料筑巢,通常选择一个僻静的位置,巢建在荒岛上的红树林或灌木上,距地面约1.5至5米。也置巢于芦苇丛中浅水处或湖边泥地上。巢结构较为庞大,由树枝、枯草和水生植物构成。繁殖期2-8月。每窝产卵2-3枚,少有4枚。卵刚产出时为白色,孵化后变为黄褐色,雌雄共同孵化。


亚种分化

褐鹈鹕卡罗莱纳州亚种

Pelecanus occidentalis carolinensis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鹈鹕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岩鹭,鹭科白鹭属鸟类,中型涉禽,体长60-75厘米,翼长25-30毫米,体重330-700克。…
  • 阿岛军舰鸟是军舰鸟科军舰鸟属的大型海鸟,全身黑色羽毛,喙大而锐,尾似燕,给人以强健的印象。主要以飞…
  • 大麻鳽,别名大水骆驼、蒲鸡、水母鸡、大麻鹭,是鸟纲潜鸟目潜鸟科麻鳽属的鸟类。雄性成鸟额、顶棕黑色,…
  • 蛇鹈是热带内陆水鸟,颈细长如蛇,嘴尖无喉囊,善于潜水,用嘴当鱼叉叉鱼。蛇鹈在美洲,非洲,亚洲南部和…
  • 池鹭,是鹳形目鹭科池鹭属鸟类。繁殖期头及颈深栗色,胸酱紫色;非繁殖期背部褐色,…
  • 白尾鹲:体重220-410克;体长370-400毫米,加上延长的尾羽为680-990毫米,…
  • 加州鸬鹚,属鹈形目、鸬鹚科、鸬鹚属,又名阿拉斯加鸬鹚、勃兰特鸬鹚。加州鸬鹚是一种黑体的鸬鹚,分布于…
  • 牛背鹭:体较肥胖,喙和颈较短粗。夏羽大都白色;头和颈橙黄色,…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