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野大豆

野大豆(学名: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是豆科,大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长可达4米。茎、小枝纤细,托叶片卵状披针形,顶生小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均被绢状的糙伏毛,侧生小叶斜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通常短,花小,花梗密生黄色长硬毛;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淡红紫色或白色,旗瓣近圆形,荚果长圆形,种子间稍缢缩,椭圆形,稍扁,7-8月开花,8-10月结果。

除中国新疆、青海和海南外,分布遍布中国全部地区。生于海拔150-2650米潮湿的田边、园边、沟旁、河岸、湖边、沼泽、草甸、沿海和岛屿向阳的矮灌木丛或芦苇丛中,稀见于沿河岸疏林下。

该种是家畜喜食的饲料,可栽作牧草、绿肥和水土保持植物。种子及根、茎、叶均可入药。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野大豆

别名:

野毛豆、鹿藿、…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豆科

亚科:

蝶形花亚科

族:

菜豆族

属:

大豆属

种:

野大豆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野大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长1-4米。茎、小枝纤细,全体疏被褐色长硬毛。

叶具3小叶,长可达14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急尖,被黄色柔毛。顶生小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6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至钝圆,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均被绢状的糙伏毛,侧生小叶斜卵状披针形。

总状花序通常短,稀长可达13厘米;花小,长约5毫米;花梗密生黄色长硬毛;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密生长毛,裂片5,三角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花冠淡红紫色或白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斜倒卵形,有明显的耳,龙骨瓣比旗瓣及翼瓣短小,密被长毛;花柱短而向一侧弯曲。

荚果长圆形,稍弯,两侧稍扁,长17-23毫米,宽4-5毫米,密被长硬毛,种子间稍缢缩,干时易裂;种子2-3颗,椭圆形,稍扁,长2.5-4毫米,宽1.8-2.5毫米,褐色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查看全部

产地生境

野大豆 野大豆在中国除新疆、青海和海南外,分布中国各地区。生于海拔150-2650米潮湿的田边、园边、沟旁、河岸、湖边、沼泽、草甸、沿海和岛屿向阳的矮灌木丛或芦苇丛中,稀见于沿河岸疏林下。

野大豆具有喜光耐湿、耐盐碱、耐阴,抗旱、抗病、耐瘠薄等优良性状。

查看全部

栽培技术

野大豆 圃地选择及整地:育苗地点选在茅荆坝林场苗圃温室大棚。土壤为森林棕壤土,土厚50厘米,育苗前将圃地深翻25-30厘米,整平耙细,晾晒15天,播前用2%硫酸亚铁水溶液消毒,深翻整平作畦,畦长8米,畦宽1米,埂宽25厘米。温室大棚内配有微喷设施。

种子可不用处理直接进行播种。播种可采用条播法,用开沟器开沟,沟深0.5-0.8厘米,行距20厘米,先施复合肥作底肥,然后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0.5-1.0厘米,覆土为土沙混合物。播种完成后,打开微喷设备进行喷雾浇水,使表土、种子及种子下土壤湿润,此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进行喷雾,出苗前棚内湿度保持在80%左右,出苗后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种子于4月中旬播下后,20天后出苗,在幼苗期和出苗期,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在中午时将大棚两头打开通风降温并炼苗,具体做法根据温度的高低调整棚上薄膜打开的程度。过了幼苗期可逐渐延长开棚时间,逐步撤除棚上薄膜,等夜间气温不低于15℃、白天气温不低于20℃时,完全撤除薄膜。幼苗长到15-20厘米时,用事先剪好的细木棍,在行间每隔一定距离插一根,为野大豆缠绕向上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增加光照,促进分枝,提高产量,否则野大豆将大部分缠绕在一起并倒伏。幼苗期以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追肥1-2次,并及时松土、除草。

野大豆具有较强的抗性,在整个生长期未发现病虫害。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野大豆 研究:野大豆具有许多优良形状,如耐盐碱、抗寒、抗病等,与大豆是近缘种,而大豆是中国主要的油料及粮食作物、故在农业育种上可利用野大豆进一步培育优良的大豆品种。

经济:全株为家畜喜食的饲料,可栽作牧草、绿肥和水土保持植物。茎皮纤维可织麻袋。种子含蛋白质30-45%,油脂18-22%,供食用、制酱、酱油和豆腐等,又可榨油,豆粕是优良饲料和肥料。

药用:全草还可药用,有补气血、强壮、利尿等功效,主治盗汗、肝火、目疾、黄疸、小儿疳疾。曾自茎叶中分离出一种对所有血型有凝集作用的植物血朊凝素。

查看全部

保护级别

野大豆 保护级别:Ⅲ级(1999)。

濒危原因:渐危种。因长期大量采挖作药用,野生植株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

保护措施:由于野大豆在中国极为普遍,而且适应能力强,又有较强的抗逆性和繁殖能力,只有当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时,才难以生存。所以在开荒、放牧和基本建设中应对野大豆资源加以保护。

查看全部

豆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染料木,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染料木属的一个植物种。原产欧洲,中国见于栽培。染料木中富含染料木素,…
  • 沙冬青 Cheng f.)是豆科,沙冬青属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树皮黄绿色,小叶偶为单叶;叶柄密被…
  • 黄芪 Bunge)是豆科、黄芪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
  • 腊肠树: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枝细长;树皮灰色,老时粗糙,暗褐色。叶长30-40厘米,小叶对生,…
  • 皂荚是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枝灰色至灰褐色,刺粗壮,圆柱形;叶为一回羽状复叶,…
  • 芸豆,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豆科植物。学名菜豆,俗称二季豆或四季豆。嫩荚或种子可作鲜菜,…
  • 红豆树是豆科、红豆属植物。常绿或落叶乔木,高达20-3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灰绿色,平滑。小枝绿色,…
  • 栗豆树是豆科栗豆树属的常绿乔木。种球自基部萌发,革质肥厚,宿存盆土表面;一回奇数羽状复叶,…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