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荫生鼠尾草

荫生鼠尾草(学名:Salvia umbratica)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植物,为我国的特有植物。产河北,山西,陕西北部,甘肃,安徽;生于山坡、谷地或路旁,海拔600-2000米。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荫生鼠尾草

别名:

山苏子、山椒子…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管状花目

科:

唇形科

亚科:

野芝麻亚科

族:

鼠尾草族

属:

鼠尾草属

亚属:

弧隔鼠尾草亚属

组:

宽球苏组

亚组:

一年生亚组

形态特征

整体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粗大,锥形,木质,褐色。

茎直立,高可达1.2米,钝四棱形,被长柔毛,间有腺毛,分枝,枝锐四棱形。

叶片三角形或卵圆状三角形,长3-16厘米,宽2.3-16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间有近截形,基片卵圆形,先端锐尖或钝,边缘具重圆齿或牙齿,上面绿色,被长柔毛或短硬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长柔毛,余部散布黄褐色腺点;叶柄长1-9厘米,被疏或密的长柔毛。

轮伞花序2花,疏离,组成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下部苞片叶状,具齿,较上部的披针形,长3-6毫米,宽1-3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短柔毛:花梗长约2毫米,与花序轴被长柔毛及腺短柔毛。

花萼钟形,长7-10毫米,花后稍增大,外被长柔毛,内面被微硬伏毛,二唇形,唇裂至萼长1/3,上唇宽卵状三角形,长约3毫米,宽6毫米,先端有3个聚合的短尖头,下唇比上唇略长,半裂成2齿,齿斜三角形,先端锐尖。花冠蓝紫或紫色,长2.3-2.8厘米,外面略被短柔毛,内面离基部3-3.5毫米有斜向不完全的疏柔毛毛环,冠筒基部狭长,圆筒形,伸出萼外,向上突然膨大,并向上弯曲,呈喇叭状,宽达7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状倒心形,长8毫米,宽6-7毫米,先端微缺,下唇较上唇短而宽,长7毫米,宽达12毫米,3裂,中裂片阔扇形,长4毫米,宽8毫米,侧裂片新月形,宽3毫米。

能育雄蕊2,伸至上唇片,不伸出,花丝长5毫米,扁平,无毛,药隔长7.5毫米,弧形,上臂长4毫米,下臂长3.5毫米,顶生横向的药室,药室先端联合。退化雄蕊短小,长约1毫米。花柱外伸或与花冠上唇等长,先端不相等2浅裂,后裂片较短。花盘前方稍膨大。

小坚果椭圆形。

花期8-10月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谷地或路旁,海拔600-2000米。


分布范围

产河北,山西,陕西北部,甘肃,安徽。


栽培技术

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为佳,有利生长。种子直播,每穴3-5粒,发芽一周后或获株高达5-10cm时须疏苗。间距20-30cm。成株后可再次疏剪,增加距离,生长的较旺盛。不同品种的鼠尾草需要的光强度不尽相同,在栽培前需多加确认及了解。

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①种子繁殖

可在春季和初秋播种。播种前为提高出苗率以及早出苗,可先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待温度下降到30℃时,用清水冲洗几遍后,放于25~30℃恒温下催芽或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播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于鼠尾草种子小,宜浅播。播后要覆盖薄土,并要经常洒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②扦插繁殖

在5~6月,选枝顶端不太嫩的顶梢,长5~8厘米,在茎节下位剪断,摘去基部2~3片叶,按行株距5厘米×5厘米,插入苗床中,深2.5~3厘米。插后浇水,并覆盖塑料膜保湿,20~30天发出新根后按行株距(45~50)厘米×(25~30)厘米的密度定植。

定植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干旱时应适当灌溉,雨后必须及时排水。生长季节根据情况追肥2~3次,每次每亩可追尿素5千克左右。在长江以北,冬季需培土越冬,一般在地上部收获后、冬冻前灌水后即培20厘米高的土,翌春终霜后扒开土浇水,使萌芽生长。华南地区不需覆盖也可安全越冬。

查看全部

鼠尾草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