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纨裤麝凤蝶

纨裤麝凤蝶(Byasa latreillei Donovan,1826)是凤蝶科麝凤蝶属的一个特种。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纨裤麝凤蝶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亚门:

六足亚门

纲:

昆虫纲

亚纲:

有翅亚纲

目:

鳞翅目

亚目:

锤角亚目

科:

凤蝶科

属:

麝凤蝶属

种:

纨裤麝凤蝶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形态 成虫:翅展80—90 mm。翅黑色,脉纹两侧灰白色或黄褐色。两翅中室及前翅翅脉间有黑色条纹。后翅窄,向末端加宽,中室外有1列4—5个大白斑,外缘有5个红斑,尾突上有1个略呈圆形的红斑。翅反面与正面相似。

雄性外生殖器上钩突长,末端尖;尾突宽大,膜质具毛;抱器瓣阔,端部宽圆;抱器腹较短,略呈长方形;内突强度骨化,窄长而呈大弯钩状,边缘具齿;阳茎中等长,粗细适中,上端分叉。

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大半圆形,具许多强刺;交配孔宽大而呈椭圆形;前阴片简单;囊导管很短,交配囊卵圆形,囊突骨化程度差,隐约可见纵褶痕。

卵:略呈球形,底面稍凹。暗红紫色,表面有橙色的条状附着物,看上去呈赤褐色。顶部有附属突起。直径约1.50 mm,高约1.35 mm。

蛹:体长25—27 mm。颜色与形态酷似多姿麝凤蝶B.polyeuctes,其区别如下:

纨裤麝凤蝶Byasa latreillei

1 头部向两侧的突起短,末端圆形。

2 前胸背面的1对红色小突起不尖。

3 前翅基部的突起不太明显。

4 中胸背面背线两侧的1对红色隆起从侧面看较尖。

5 第1—3腹节背线两侧各有1对疣突。

6 第1—3腹节背面的斑纹桃红色。

7 第4—7腹节各节亚背线上的1对板状突从侧面看其后部的末端呈角形。

8 第5—7腹节气门下线上的小突起短小。

多姿麝凤蝶Byasa polyeuctes

头部左侧的突起较长,末端尖。

前胸背面的1对红色小突起左边1个尖。

前翅基部的突起在左边明显而尖。

中胸背面背线两侧的1对红色隆起从侧面看左边1个不尖。

左侧的疣突短小。

第1—3腹节背面的斑纹暗红色。

第4—7腹节各节亚背线上的1对板状突从侧面看其左边1个后部的末端呈圆形。

第5—7腹节气门下线上的小突起较长而尖。

寄主 细马兜铃A.griffithii。

查看全部

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成虫5月上旬至6月中旬出现,在林中飞行,好访花,没有观察到吸水现象。卵1—3粒产在寄主植物叶的背面。幼虫在叶背面栖息,动作迟钝,受到刺激时臭角不伸出。


分布范围

武春生:2001:国外分布

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

武春生:2001:国内分布

广西、云南、西藏

查看全部

麝凤蝶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