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凤梨(学名:Alcantarea imperialis (Carrière) Harms ),凤梨科、帝王凤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可达1.5米。叶互生,莲座式排列,单叶,全缘,叶背红色。基部鞘状,雨水沿叶面流入由叶鞘形成的贮水器中。花序顶生,圆锥花序。
原产地巴西。在中国南方多省地有栽培作观赏植物。株型美观,常用于大型观赏温室栽培盆栽适合窗台、阳台及室内摆放观赏。
(概述图片来源: )
基本信息
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可达1.5米。叶多数,狭长,基生,莲座式排列,单叶,全缘,剑形,长40-90厘米,宽6-9厘米,顶端渐尖,全缘或有锐齿,腹面绿色,叶背红色,边缘和顶端常带褐红色。
花序于叶丛中抽出,状如松球,长6-8厘米,结果时增大;苞片基部绿色,上半部淡红色,三角状卵形;萼片宽卵形,肉质,顶端带红色,长约1厘米;花瓣长椭圆形,端尖,长约2厘米,上部紫红色,下部白色;生于花序顶部的叶变小,常呈红色。基部鞘状,雨水沿叶面流入由叶鞘形成的贮水器中。花序顶生,圆锥花序。
聚花果肉质,长15厘米以上。花期夏季至冬季。
原产地巴西。在中国南方多省地有栽培作观赏植物。
喜湿。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喜半日照、忌直射光,但丰产优质仍需充足的光照。凤梨对土壤有较广泛适宜性,喜疏松、肥沃的壤土,要求PH5-6,不宜中性或碱性土、粘性或无结构的粉沙土。
凤梨从开花至种子成熟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凤梨的种子很小,一个果实可产生数十粒种子,1株可产生上千粒种子。 凤梨的播种方法可采用室内盆播或育苗盘播种。播种基质可采用河沙、珍珠岩和泥炭土混合,播种前必须高温消毒。将种子散播于基质表面后轻压一下,不需覆土,盖上塑料薄膜或玻璃保湿即可。在发芽适温24℃-26℃的条件下,约7-14天发芽,实生苗具3-4片真叶时可移植于4-5厘米的花盆中。
凤梨原株开花前后基部叶腋处产生多个蘖芽,待蘖芽长到10厘米左右,有3-5片叶时,用利刀在贴近母株的部位连短缩茎切下,伤口用杀菌剂消毒后稍晾干,蘸浓度为300-50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扦插于珍珠岩、粗沙或培养土中,保持基质和空气湿润,并适当遮荫,1-2个月后即有新根长出,可转入正常管理。注意蘖芽太小时扦插不易生根,极易腐烂;太大时分株,消耗营养太多,降低繁殖系数。
要求基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pH值呈酸性或微酸性。生产上宜选用通透性较好的材料,如树皮、松针、陶粒、谷壳、醋糖、珍珠岩等,并与腐叶土或牛粪混合使用,如3份松针加1份草炭加1份牛粪,或3份草炭加1份沙加1份珍珠岩等。
凤梨根系较弱,主要起固定植株的作用,吸收功能是次要的。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主要是贮存在叶基抱合形成的凹槽内,靠叶片基部的吸收鳞片吸收。即使根系受损或无根,只要凹槽内有一定的水分和养分,植株就能正常生长。 夏秋生长旺季1-3天向凹槽内淋水1次,每天叶面喷雾1-2次。保持凹槽内有水,叶面湿润,土壤稍干;冬季应少喷水,保持盆土潮润,叶面干燥。 凤梨对磷肥较敏感,施肥时应以氮肥和钾肥为主,氮、磷、钾比例以10:5:20为宜,浓度为0.1-0.2%,一般用0.2%尿素或硝酸钾等化学性完全肥料,生产上也可以用稀薄的矾肥水(出圃前需要清水冲洗叶丛中心),叶面喷施或施入凹槽内,生长旺季1-2周喷1次,冬季3-4周喷1次。
凤梨的最适温度为15-20℃,冬季不低于10℃,湿度要保持在70-80%以上。夏季炎热,冬季严寒,空气较干燥,要使其能正常生长,需人工控制其生长的微环境。一般夏季可采用遮光法和蒸腾法降温,使环境温度保持在30℃以下。5月份在温室棚膜上方20-30厘米处加透光率为50-70%的遮阳网,既能降温又能防止凤梨叶片灼伤。在夏季中午前后气温高时,用微喷管向叶面喷水,根据气温、光照而定,一般每隔1-2小时喷5-10分钟,使叶面和环境保持湿润,同时加大通风量,通过水分蒸发降低叶面温度,同时又能增加空气湿度。冬季用双层膜覆盖,内部设暖气、热风炉等加温设备,维持室内温度在10℃以上,风梨即能安全越冬。
凤梨自然花期以春末夏初为主,为使风梨能在元旦春节开花,可人工控制花期。一般用浓度50-10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水溶液灌入风梨已排干水的凹槽内。7天后倒出,换清洁水倒入凹槽内,一般处理后2-4个月即可开花。
病害有心腐病和根腐病。
患心腐病的植株,叶筒基部组织变软腐烂,具臭味,轻提叶片或叶筒就能把叶片或叶筒取出,若不动它久后叶筒会自行倒下。根腐病株,根尖变黑褐化或腐烂,不长侧根,因而影响到植株对水肥的吸收,植株生长缓慢、变弱。如果栽培基质排水不良或浇水过多,水的pH值高于7.0,水质含高钙高钠盐类,种苗包装时通气条件不良,种苗植前堆积过久,高温高湿季节等,都可能引起心腐病或根腐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除了注意基质、浇水、水质的问题之外,在定植后及高温高湿季节,可用75%的噁霜锰锌400倍液或40%的乙膦铝400倍液来浇灌叶筒,每月1次,连续3次。种苗则可用40%的乙膦铝800倍液浸苗10分钟,取出阴干后再上盆。
介壳虫
在栽培观赏凤梨时,最常见的害虫就是介壳虫类。介壳虫类虫体很小,以棕色及黄色居多,也有白色的,虫体约1-3毫米,蛋圆形或椭圆形。介壳虫通过刺吸叶片灼汁液,从而在叶片上产生失绿斑点,对叶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伤口会因附有虫的粘液,从而可能再引起黑霉病。当介壳虫的卵孵化后,若虫能活动,即寻找可食叶的地方,然后分泌一层保护性的蜡质,就不再移动了。
防治方法:在卵刚孵化时介壳尚未增厚,此时喷药防治效果最好,可用一般的有机磷类农药如故敌畏、马拉硫磷、杀螟松等来进行防治。当介壳虫固定下来后,由于其有一层蜡质覆盖物的保护,只能用内吸性农药来进行防治,常见的农药有乐果、氧化乐果、乙酰甲胺磷等。少量介壳虫,也可人工用指甲把其刮除。
红蜘蛛
属于叶螨类的红蜘蛛,体型极小,体长在0.5毫米以下,用肉眼细看可看到微小的红点,其主要栖息于叶背或叶腋基部,繁殖速度极快,小苗更易受其害,在干旱季节危害尤重。红蜘蛛以刺针刺磨叶表皮后吸吮汁液为生,对植株的生长造成危害。危害部位出现淡黄色失绿点,后期转变为棕褐色斑块。
防治方法:防治农药除了常见的亚胺硫磷、乐果、氧化乐果、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外,还有专门用于灭杀红蜘蛛的杀螨剂,如三氯杀螨醇、克螨特、螨克、溴螨酯等。
袋蛾
袋蛾有个特性,就是幼虫孵化出来后,在叶片上吐丝冉把咬碎的叶粘缀在一起形成一个护囊,虫体则藏在囊内。在危害凤梨叶片时,通常把叶肉吃掉,只剩下一层透明的下表皮,下表皮干枯脱落后变成孔洞或缺口或断开。
防治方法:防治袋蛾的农药有许多,如敌百虫、敌敌畏、乐果、氧化乐果、马拉硫磷、杀螟松等。
毛虫
毒蛾类的幼虫常称毛虫,能够危害叶片以及花,把其吃成缺刻或吃断。
防治方法:一般的有机磷类或者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都可以用来喷杀毛虫。
蜗牛
蜗牛体外有一层螺壳,一种较大型的蜗牛螺壳呈扁球形,另一种较小型的蜗牛螺壳呈扁圆型。常见危害观赏凤梨的是后者,主要用齿舌刮食小花。蜗牛喜荫湿,如遇阴雨天,昼夜活动危害。在较干旱时,白天潜伏,夜间出来危害。蜗牛行动迟缓,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粘液。
防治方法:防治蜗牛可在地上撒生石灰粉,或用人工进行捕捉,或用树叶、杂草、菜叶等先作诱集堆,天亮前蜗牛潜伏在诱集堆下,再集中捕捉。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又叫莲纹夜蛾、斜纹夜盗,以幼虫主要危害凤梨的花朵,取食花瓣、雄蕊和雌蕊。一般白天躲藏在盆土、盆底部等阴暗处,傍晚出来取食,但遇阴雨天则白天也可在外取食。
防治方法:防治毛虫的农药都可用于防治斜纹夜蛾幼虫。
株型美观,为凤梨科难得的大型观叶植物,常用于大型观赏温室栽培盆栽适合窗台、阳台及室内摆放观赏。
彩叶凤梨 L.B.Sm.) 凤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25-30厘米,茎短。叶革质,带状,常基生,…
姬凤梨是凤梨科姬凤梨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姬凤梨株形小巧玲珑,叶态雅致;花色鲜艳,丛生莲座状的叶片,…
垂花水塔花是凤梨科水塔花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基部互相抱合呈杯状,叶革质为长披针形,…
垂花水塔花是凤梨科水塔花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基部互相抱合呈杯状,叶革质为长披针形,…
帝王凤梨 Harms ),凤梨科、帝王凤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可达1.5米。叶互生,莲座式排列,…
菠萝,是热带水果之一。福建和台湾地区称之为旺梨或者旺来,新马一带称为凤梨,大陆及香港称作菠萝。…
彩叶凤梨 L.B.Sm.) 凤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25-30厘米,茎短。叶革质,带状,常基生,…
菠萝,是热带水果之一。福建和台湾地区称之为旺梨或者旺来,新马一带称为凤梨,大陆及香港称作菠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