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荆芥(学名:ysphania ambrosioides (L.) Mosyakin et Clemants)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有强烈香味。茎直立,多分枝,有色条及钝条棱;枝通常细瘦。叶片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具稀疏不整齐的大锯齿。花两性及雌性,通常3-5个团集,生于上部叶腋。胞果扁球形,完全包于花被内。种子横生或斜生,黑色或暗红色,平滑,有光泽。花期和果期的时间都很长。
原产于热带美洲,广布于世界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有野生,北方各省常有栽培。喜生于村旁、路边、河岸等处。
全草入药,治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皮肤湿疹,并能杀蛆虫。果实含挥发油(土荆芥油),油中含驱蛔素是驱虫有效成分。
2003年,土荆芥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2010年1月7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列为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基本信息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有强烈香味。茎直立,多分枝,有色条及钝条棱;枝通常细瘦,有短柔毛并兼有具节的长柔毛,有时近于无毛。叶片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具稀疏不整齐的大锯齿,基部渐狭具短柄,上面平滑无毛,下面有散生油点并沿叶脉稍有毛,下部的叶长达15厘米,宽达5厘米,上部叶逐渐狭小而近全缘。
花两性及雌性,通常3-5个团集,生于上部叶腋;花被裂片5,较少为3,绿色,果时通常闭合;雄蕊5,花药长0.5毫米;花柱不明显,柱头通常3,较少为4,丝形,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完全包于花被内。种子横生或斜生,黑色或暗红色,平滑,有光泽,边缘钝,直径约0.7毫米。花期和果期的时间都很长。
原产于热带美洲,广布于世界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有野生,北方各省常有栽培。喜生于村旁、路边、河岸等处。 土荆芥
土荆芥的种子虽然细小,产量却特别大,而且具有较好的初始萌发能力,无须经过休眠,也不需要特殊的土壤就能萌发,特别是在15-20℃时能很好地萌发,在14天内即可完成整个萌发过程。 土荆芥
全草入药,治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皮肤湿疹,并能杀蛆虫。果实含挥发油(土荆芥油),油中含驱蛔素是驱虫有效成分。 土荆芥
在中国长江流域经常是杂草群落的优势种或建群种,种群数量大,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极易扩散,常常侵入并威胁种植在长江大堤上的草坪。含有毒的挥发油,对其他植物产生化感作用。也是花粉过敏源,对人体健康有害。
外来植物如果在引进后逸生为杂草,其潜在的危险非常大。因为暂时的可利刚性和经济收益常常驱使人们迅速传播这些外来植物,从而造成大范围的严重危害,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作为入侵植物,土荆芥具有一系列的生长优势,例如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在贫瘠的地方生长,繁殖能力强,有较好的萌发率及适于传播的特性等。在逆境条件下,土利芥会改变自身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来响应环境的变响,这些均有助于其入侵和定居的过程。在许多地方,土荆芥已滋生蔓延成为旱田、果园、茶园里重要的有害杂草,呈现出非常迅猛的扩张态势,给入侵地的农业、园林等带来严重的影响。
2003年,土荆芥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土荆芥在自然界中生长繁殖迅速,不但与其生物学特性有关,而且与其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科学家所做的很多实验都表明,土荆芥的水浸提溶液对其他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了强烈的抑制作用,说明土荆芥存在显著的化感作用,而且浓度越高,土荆芥的化感作用越强。土荆芥化感物质在它的不同器官中分布的种类和含量有所不同,作用强度顺序为花>叶>根>茎。土荆芥通过化感作用使周围其他植物的种子萌发率降低,发芽速度变慢,重影响了其他植物对地上和地下资源的竞争能力。它的化感物质对其他植物根长的抑制,将导致植株根系变小,吸水吸肥能力降低;对茎长的抑制,将导致植株矮小、瘦弱,使其争取阳光的能力受到限制;对酶活性及生物量的抑制,将造成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降解及对生物膜的破坏,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代谢,最终将影响未来植株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小麦、水稻、小白菜、辣椒、豇豆等多种农作物来说,土荆芥通过化感作用在不同程度上抑制它们种子的萌发,从而改变它们的种植密度,浪费率土地的利用率;对根长和茎高的抑制将导致植株的产量降低,最终导致农作物减产。虽然土荆芥在中国暂时未见大面积危害现象发生,但仍应加强环境条件的防除力度,控制其危害和扩散蔓延。土荆芥干样浸提液化感作用强于鲜样浸提液,说明已死亡干枯的土判芥仍具有很强的化感作用。
苗期及时人工锄草,花期前喷施百草枯等除草剂。 对于农田中的土荆芥应彻底铲除,防止其枯落物再次对农作物产生化感作用,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土荆芥
毒性:主要成分为土荆芥油。超量内服中毒后,可刺激消化道黏膜,对呼吸系统先兴奋后抑制,严重时对肾脏有损害,并毒害视神经和听神经,同时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及心肌。
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嗜睡、恶心、呕吐、头晕、腹痛、视力障碍、感觉异常、幻觉、黄疸、腰痛、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时谵妄、惊厥、瘫痪、血压下降、昏迷、呼吸中枢麻痹,可致死亡。经抢救得以恢复者,多遗有永久性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多发性神经炎、轻度瘫痪等后遗症。
解毒方法:①口服中毒者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若中毒超过6小时,予高位结肠灌洗。之后服用通用解毒剂或药用炭,再服用硫酸钠20克导泻。②静脉滴注5-10%葡萄糖生理盐水补液,24小时输液量一般在2500-3000毫升之间。③对症治疗:肌肉痉挛时,可肌注硫酸阿托品;呼吸抑制时,可给予尼可刹米或洛贝林,必要时给氧;如有抽搐、惊厥时,可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或水合氯醛;视力和听力障碍时,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肌内注射胎盘组织液;肝大、肝昏迷时,静脉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或多烯脂酰脰碱;肝细胞破坏严重时,可应用糖皮质激素。
杂配藜,原产地:欧洲及西亚,现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及夏威夷群,具淡黄色或紫色条棱。一年生草本,…
甜菜藜科、甜菜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光滑无毛;根肥大;基生叶大,茎生叶较小;花小,…
川牛膝,中药名。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秋、冬…
土荆芥 Mosyakin & Clemants)是藜苋科腺毛藜属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
腋花苋,是苋科苋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腋花苋茎为多分枝,直立,淡绿色;叶为菱状卵形、倒卵形或长圆形,…
苋菜 ,又名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三色苋 , 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茎粗壮,绿色或红色,常分枝,…
喜旱莲子草 Griseb.)是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基部匍匐,上部斜升,中空,…
菠菜别名赤根草、波斯菜,是苋科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极常见的一种蔬菜。根红色,较少为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