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瓣缫丝花是蔷薇科植物,产于我国甘肃四川等地。
别名刺梨、木梨子。蔷薇科蔷薇属开展灌木,高1-2.5米;树皮灰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圆柱形,斜向上升。小叶9-15,花单生或2-3朵,生于短枝顶端,花大梗短。本变型花为单瓣,粉红色,直径4-6厘米。为缫丝花的野生原始类型。果扁球形,外面密生针刺;萼片宿存,直立。花期5-7月,果期8-10月。每逢煮茧缫丝时,花始开放,故有此名。果实药用能解暑消食;根药用,能消食健脾,收敛止泻。
基本信息

本变型花为单瓣,粉红色,直径4-6厘米。为本种的野生原始类型。
开展灌木,高1-2.5米;树皮灰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圆柱形,斜向上升,有基部稍扁而成对皮刺。小叶9-15,连叶柄长5-11厘米,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稀倒卵形,长1-2厘米,宽6-12毫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两面无毛,下面叶脉突起,网脉明显,叶轴和叶柄有散生小皮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呈钻形,边缘有腺毛。花单生或2-3朵,生于短枝顶端;花直径5-6厘米;花梗短;小苞片2-3枚,卵形,边缘有腺毛;萼片通常宽卵形,先端渐尖,有羽状裂片,内面密被绒毛,外面密被针刺;花瓣重瓣至半重瓣,淡红色或粉红色,微香,倒卵形,外轮花瓣大,内轮较小;雄蕊多数着生在杯状萼筒边缘;心皮多数,着生在花托底部;花柱离生,被毛,不外伸,短于雄蕊。果扁球形,直径3-4厘米,绿红色,外面密生针刺;萼片宿存,直立。花期5-7月,果期8-10月。

产陕西、甘肃、江西、福建、广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

多生向阳山坡、沟谷、路旁以及灌丛中,海拔500-2500米。

光叶蔷薇是攀援灌木,高3-5米,枝条平卧,节上易生根;小枝红褐色,皮刺小,常带紫红色,小叶5-7,…




七姊妹,别名十姊妹、七姐妹,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野蔷薇的栽培变种。七姊妹是落叶攀缘小灌木。株高达2m。…




缫丝花,蔷薇科蔷薇属木本植物,小枝有皮刺;叶片为椭圆形或长圆形,有锯齿,两面均无毛;花单生,…




白玉堂:攀援灌木;小枝圆柱形,通常无毛,有短、粗稍弯曲皮束。小叶5-9片。花多朵,排成圆锥状花序,…




蔷薇是蔷薇科、蔷薇属部分植物的通称,主要指藤蔓蔷薇的变种及园艺品种。大多是一类藤状爬篱笆的小花,…




野蔷薇,是蔷薇科蔷薇属攀援灌木植物,小枝圆柱形,通常无毛,小叶呈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




峨眉蔷薇,是蔷薇科蔷薇属直立灌木植物。峨眉蔷薇的小枝无刺或有扁而基部膨大皮刺;小叶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无毛;叶轴和叶柄有散生小皮刺,离生部分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齿或全缘;花单生叶腋,萼片披针形,全缘;花瓣白色,倒三角状卵形;蔷薇果倒卵圆形或梨形,熟时亮红色,果柄肥大,宿萼直立;花期为5-6月,果期为7-9月。峨眉蔷薇以产地命名。峨眉蔷薇产于中国多地,生于山坡、山脚下或灌丛中。峨眉蔷薇耐干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且排水通畅的土壤中生长更好。峨眉蔷薇的繁殖方式为播种、扦插、压条。峨眉蔷薇的果实成熟时味甜,可鲜食,也可酿酒,晒干磨粉掺入面粉可作食品,其果实中含有糖及维生素等。峨眉蔷薇的果实不仅可以食用,还可入药,有止血、止痢、涩精之效。除此之外,峨眉蓄薇根皮含鞣质,可提制烤胶。




软条七蔷薇是灌木,高3-5米,有长匍枝;小枝有短扁、弯曲皮刺或无刺。小叶通常5,叶片长圆形、卵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