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少花柏拉木

少花柏拉木,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柏拉木属植物少花柏拉木Blastus pauciflorus(Benth.) Guillaum.的茎、叶。植物少花柏拉木,分布于江西、广东等地。具有拔毒生肌,杀虫之功效。主治疮疖肿毒,疥疮。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少花柏拉木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桃金娘目

科:

野牡丹科

属:

柏拉木属

种:

少花柏拉木

分布区域:

江西、广东等地

采收时间:

夏、秋季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

入药部位

茎、叶。


性味

味涩、微苦,性平。


归经

入心、胃经。


功效

拔毒生肌,杀虫。


主治

疮疖肿毒,疥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炮制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约70cm。茎圆柱形,多分枝,被微柔毛及黄色小腺点,叶对生,叶柄长4-10cm,被微柔毛及疏小腺点;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至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钝至圆形,有时略偏斜,长3.5cm,宽1.3-2.3cm,叶两面均密被黄色小腺点;近全缘或具极细的小齿;基出脉3-5。花两性,4数;由聚伞花序组成小圆锥花序,顶生,密被微柔毛及疏小腺点;苞片不明显;花梗与花萼均被黄色小腺点;花萼漏斗形,具四棱,裂片短三角形,长不到1mm;花瓣粉红色至紫红色,先端急尖,偏斜;花丝多少被微柔毛,花药弯曲;子房半下位,先端具4小突起。蒴果椭圆形,为宿存萼所包。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低海拔山坡林下,分布于江西、广东等地。


相关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拔毒生肌的功效,用于疮疥。”

[1-3]

柏拉木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过路惊,拉丁文名:Bredia quadrangularis Cogn. 野牡丹科、野海棠属小灌木…
  • 叶底红,别名:叶下红、江南野海棠、大毛蛇,血还魂,还魂红、沙崩草、假紫苏、野海棠,…
  • 星毛金锦香,为野牡丹科、金锦香属灌木,高1—1.5米;茎四棱形,被密或疏平贴的糙伏毛。叶片纸质,…
  • 尖子木,中药名。为野牡丹科尖子木属植物尖子木Oxyspora paniculata DC.的全株。…
  • 粉苞酸脚杆,是野牡丹科美丁花属的常绿灌木植物。粉苞酸脚杆其茎有棱或翅;单叶对生,常生于枝条上半部,…
  • 柏拉木,别名:黄金梢、山甜娘、崩疮药,为野牡丹科、柏拉木属灌木,高0.6-3米;茎圆柱形,分枝多,…
  • 台湾酸脚杆,别名:台湾野牡丹藤,拉丁文名:Medinilla formosana Hayata. …
  • 锦香草,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锦香草Phyllagathis cavalerieiGuill.的全草或根。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凉血,利湿之功效。常用于热毒血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血热崩漏,肠热痔血,小儿阴囊肿大。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