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拔毒散

拔毒散,中药名。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拔毒散Sida szechuensis Matsuda的枝叶。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具有调经通乳,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腹泻,痢疾;外用于跌打损伤,痈肿。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拔毒散

别名:

小黄药、小迷马…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锦葵目

科:

锦葵科

属:

黄花稔属

种:

拔毒散

分布区域:

四川、贵州、云…

采收时间:

秋末采收

毒性:

无毒

来 源

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拔毒散Sida szechuensis Matsuda的枝叶。


分布区域

产于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


生长环境

生于荒坡灌丛、松林边、路旁和沟谷边。


炮制方法

洗净切碎,晒干备用。


生理特性

直立亚灌木,高约1米,小枝被星状长柔毛。叶二型,下部生的宽菱形至扇形,长2.5-5厘米,宽近似,先端短尖至浑圆,基部楔形,边缘具2齿,上部生的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2-3厘米,两端钝至浑圆,上面疏被星状毛或糙伏毛至几无毛,下面密被灰色星状毡毛;叶柄长5-10毫米,被星状柔毛;托叶钻形,较短于叶柄。花单生或簇生于小枝端,花梗长约1厘米,密被星状粘毛,中部以上具节;萼杯状,长约7毫米,裂片三角形,疏被星状柔毛;花黄色,直径1-1.5厘米,花瓣倒卵形,长约8毫米;雄蕊柱长约5毫米,被长硬毛。果近圆球形,直径约6毫米,分果爿8-9,疏被星状柔毛,具短芒;种子黑褐色,平滑,长2毫米,种脐被白色柔毛。花期6-11月。


入药部位

枝叶。


性 味

味苦,性平。


归 经

归肺、肝经。


功 效

调经通乳,解毒消肿。


主 治

用于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腹泻,痢疾;外用于跌打损伤,痈肿。


用法用量

10-20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黄花棯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梵天花是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小灌木,高80厘米,枝平铺,小枝被星状绒毛。叶下部生的轮廓为掌状,…
  • 重瓣朱槿是锦葵科、木槿属常绿灌木植物;小枝疏被星状柔毛单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 箭叶秋葵 Merr.),是锦葵科秋葵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萝卜状肉质根,小枝被糙硬长毛;叶形多样,…
  • 拔毒散,中药名。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拔毒散Sida szechuensis Matsuda的枝叶。…
  • 锦葵:二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90厘米,分枝多,疏被粗毛。叶圆心形或肾形,…
  • 亚灌木状草本,高30—100厘米,多分枝,幼枝与叶柄都有星状柔毛。叶卵形或披针形,长2.5—6厘米,…
  • 旱地木槿,别名:光柱旱地木槿,拉丁文名:Hibiscus aridicola Anthony 锦葵…
  • 磨盘草 Sweet),又名:金花草、唐挡草。一年生成多年生、直立、分枝,亚灌木状草本,…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