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茯苓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茯苓

别名:

茯苓个、茯苓皮…

界:

真菌界

门:

担子菌门

纲:

伞菌纲

目:

多孔菌目

科:

多孔菌科

属:

茯苓属

种:

茯苓

分布区域:

安徽、云南 、…

采收时间:

~月采挖

用量:

毒性:

无毒

贮藏:

置于燥处,防潮

入药部位

真菌的干燥菌核。


性 味

味甘、淡,性平。


归 经

归心、肺、脾、肾经。


功 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主 治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相关配伍

1、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 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直指方》)

2、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圣济总录》)

3、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圣济总录》)

查看全部

用法用量

10~15g。


禁 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炮制方法

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


生理特性

1、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3、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查看全部

产 地

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主产于安徽、云南 、湖北。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2、《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3、《本草正》: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

[2-4]

查看全部

担子菌门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水椰是棕榈科,水椰属大型的具匍匐茎的丛生棕榈植物。根茎粗壮,匍匐状。叶片羽状全裂,坚硬而粗,羽片多…
  • 腺果杜鹃:常绿灌木,小乔木,高1.5-5米,稀达8米;树皮黄褐色;幼枝绿色,无毛,老枝灰色,…
  • 峨眉金线兰是兰科开唇兰属植物。产四川。植株高19-21厘米。根状茎伸长,匍匐,肉质,具节,节上生根…
  • 华东唐松草,是唐松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无毛。茎自中下部分枝。叶为2~3回3出复叶,基生叶…
  • 尼泊尔老鹳草为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的植物。分布在锡金、尼泊尔、孟加拉国、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北、…
  • 非洲堇是苦苣苔科,非洲堇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较矮,有毛,叶似汤匙,叶基部簇生,肉质,叶片多种…
  • 美丽马醉木,小乔木,生于海拔1500~28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松林或林缘灌丛中。小枝圆柱形,无毛…
  • 落葵是落葵科落葵属一年生蔓状缠绕草本植物。它的茎无毛、全体肉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