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狼把草

狼把草(学名:Bidens tripartita L.)又名:鬼叉、鬼针、鬼刺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80厘米,有时可达90厘米;由基部分枝,无毛。叶对生,茎顶部的叶小,有时不分裂,茎中、下部的叶片羽状分裂或深裂;裂片3~5,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稀近卵形,基部楔形,稀近圆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疏生不整齐大锯齿,顶端裂片通常比下方者大;叶柄有翼。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扁球形;总苞片2列,内列披针形,干膜质,与头状花序等长或稍短,外列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比头状花序长,叶状;花皆为管状,黄色;柱头2裂。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狼把草

别名:

鬼叉、鬼针、鬼刺

界:

植物界

科:

菊科

属:

鬼针草属

分布区域:

在温带、亚热带…

一年多年:

一年

草本木本:

草本

高度:

土地喜好:

酸性至中性土壤

盐碱地生存:

能耐盐碱

形态特征

叶对生,无毛,叶柄有狭翅,中部叶通常羽状,3~5裂,顶端裂片较大,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上部叶3深裂或不裂。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1~3cm;总苞片多数,外层倒披针形,叶状,长1~4cm,有睫毛;花黄色,全为两性管状花。瘦果扁平,倒卵状楔形,边缘有倒刺毛,顶端有芒刺2,少有3~4枚,两侧有倒刺毛。


生长环境

狼把草属湿生性广布植物。在东北松嫩平原草甸,盐碱化较高的湖边,经常成为禾本科、莎草科、蓼科中某些湿生植物群落的亚优势种或优势种。狼把草常群生,或为单优势种纯群落,也以伴生种或亚优势种参与群落的组成。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各省区;亚洲、欧洲、非洲北部以及大洋洲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功能主治:治气管炎,肺结核,咽喉炎,扁桃体炎,痢疾,丹毒,癣疮。

药理作用:全草浸剂予动物注射,有镇静、降压及轻度增大心跳振幅的作用;内服可利尿、发汗。

狼把草在开花前,枝叶柔嫩多汁,无毛。但因稍有异味,畜禽多避而不食,经切碎,蒸煮后,猪喜食,鹅、鸭、鸡也采食,青干草或霜打后的枯草,可饲喂牛,羊,马,骆驼。加工成干草粉,可做配合饲料的原料。

狼把草的干草中含挥发油0.11%,含鞣质2.01%,叶中含纤维素C160g/kg,果实含油率达23.78%,还含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等黄酮类成分,故全草叮入药,能养阴润肺、清热解毒。

查看全部

鬼针草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生菜叶用莴苣的俗称,又称鹅仔菜、唛仔菜、莴仔菜,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叶长倒卵形,…
  • 东风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东风草Blumea megacephala Chang et Tseng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清热明目,祛风止痒,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风疹,疥疮,皮肤瘙痒,痈肿疮疖,跌打红肿。
  • 卤地菊,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卤地菊Hemsl.[Verbesina prostrataHook.et…
  • 小甘菊,为菊科、小甘菊属两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20厘米,主根细。茎自基部分枝,直立或斜升,…
  • 江陵金菊别名黄金菊、金香菊、金菊等,1997年从众多野生饮用菊花品种中选育改良,品质独特,…
  • 乒乓菊是菊科的一种植物,因为外形像乒乓球而得名,有黄、绿、白、红四种颜色,常作为鲜切花使用,…
  • 万寿菊是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孔雀菊、缎子花、臭菊花、西番菊、红黄草、小万寿菊、臭芙蓉、孔雀草。万寿菊茎近基部分枝。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具锐齿,上部叶裂片齿端有长细芒,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总苞长1.8-2厘米,径1-1.5厘米,杯状,顶端具尖齿。舌状花黄或暗橙黄色,长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长1.4厘米,基部成长爪,先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9毫米,冠檐5齿裂。瘦果线形,被微毛;冠毛有1-2长芒和2-3短而钝鳞片。花期7-9月。万寿菊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在广东和云南南部、东南部已归化,国外原产墨西哥。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好。耐移栽,种子发芽适温21-24℃,植株生长适合温度为20-29℃。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
  • 紫章 属于菊科千里光属,别名紫蛮刀、紫金章、鱼尾冠、紫龙,主要分布于产马达加斯加岛的南部。有一定…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