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五月艾

艾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艾叶

别名:

艾叶、艾蒿、家艾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属:

艾属

种:

分布区域:

东北、华北、华…

采收时间:

夏季花未开时采摘

用量:

毒性:

有小毒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艾叶生理特性

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艾叶产地

主产于湖北、安徽、山东、河北。


艾叶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叶。


艾叶炮制方法

1、艾叶: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2、醋艾炭: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喷醋,炒干,取出凉透。每100kg艾叶,用醋15kg。成品为焦黑色不规则的碎片,可见细条状叶柄,具醋香气。


艾叶性味

辛、苦,温。


艾叶归经

归肝、脾、肾经。


艾叶功效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艾叶主治

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艾叶相关配伍

1、冷劳久病:茅香花、艾叶四两,烧存性,研末,粟米饭丸梧子大。初以蛇床子汤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后用枣汤下,立效。(《圣济总录》)

2、伤寒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盛:以干艾叶三升。水一斗,煮一升,顿服取汗。(《肘后方》)

3、妊娠风寒卒中,不省人事,状如中风:用熟艾三两,米醋炒极热,以绢包熨脐下,良久即苏。(《妇人良方》)

查看全部

艾叶用法用量

煎服,3~9g,或入丸、散;或捣汁。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艾叶禁忌

本品药性温燥,阴虚血热者慎用。有小毒,不可过量服用。


艾叶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2、《本草求真》:专入肝脾。兼入肾。

3、《本草从新》: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

[1-5]

查看全部

蒿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荒野蒿是菊科蒿属小灌木状。主根稍粗大,木质,垂直;根状茎木质,粗大,具多枚营养枝。茎直立,多枚,…
  • 沙蒿是菊科蒿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主根明显,木质或半木质,侧根少数;根状茎稍粗,茎单生或少数,高3…
  • 大籽蒿是菊科,蒿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垂直,狭纺锤形。茎单生,直立,高可达150厘米,…
  • 艾,是菊科、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
  • 茵陈蒿是菊科,蒿属半灌木状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的香气。主根明显木质,茎单生或少数,高可达120厘米,…
  • 蒙古蒿 Nakai),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少数或单生,分枝多;叶柄长,…
  • 艾,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主根明显,略粗长,侧根多,地下根状茎横卧;茎单生或少数,…
  • 白苞蒿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明显,侧根细长;茎短茎上部是卵形;叶薄,中部叶是卵圆形,…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