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旱生菊科植物。分布东昆仑山,生于海拔3800-4300m高寒荒漠。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寒;生长强健,对土壤要求不高。叶银白色,株形匀整;可自然于石块交接处贴合生长。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有时成半灌木状。主根木质,斜向下;根状茎细 银蒿 或稍粗,匍地或斜向上,有营养枝,并密生营养叶。茎直立,多数,高15-50厘米,基部常扭曲,木质,直径2-5毫米,分枝长或短,斜向上或贴向茎;茎、枝、叶两面及总苞片背面密被银白色或淡灰黄色略带绢质的绒毛。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卵形或长卵形,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6枚,小裂片狭线形,具长叶柄,花期上述叶凋谢;中部叶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5-4厘米,宽1-2.5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再次3全裂或羽状全裂,小裂片狭线形,长2-12毫米,宽0.5-1毫米,先端钝尖,叶柄长0.5厘米;上部叶羽状全裂,无柄;苞片叶3裂或不分裂,而为狭线形。头状花序卵球形或卵钟形,直径1-2毫米,无梗,多数,斜展或下垂,稀少上展,在分枝或小枝上排成密穗状花序,而在茎上组成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短小,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背面密被银白色或灰白色绢质绒毛,边狭膜质,中、内层总苞片卵形,长卵形或长卵状匙形,半膜质至膜质;花序托小,凸起;雌花3-7朵,极小,花冠狭管状或狭圆锥状,檐部具2-3裂齿,花柱线形,略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稍叉开;两性花7-8朵,花冠管状,檐部背面有短柔毛,花药线形,上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瘦果椭圆形,略扁,顶端有小突起的花冠着生面。
银蒿是山地荒漠草原植被中的次要伴生种。生长在干旱谷底,流过水的地方,稍有坡度的地方不见。常常在一些局部地段形成单一密集的群丛。4月中旬返青,花期8-9月。生育时间长,生活力强,适应极硬的土壤,要求水分条件比博乐蒿、冷蒿、猪毛蒿、铁杆蒿等蒿类较高。
产内蒙古(集宁)及新疆(北部);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干旱草地、滩地、疏林下、盐土性草地、沙质草滩、干旱地区的沟底及荒地等。
伊朗、苏联及欧洲中部和西南部及东部各国均有。
模式标本采自奥地利。
含挥发油,作香料用;也含牲畜食用的粗蛋白、纤维素,牧区作牲畜的饲料。
适于庭院景观布置及盆栽观赏。
食用:骆驼、羊喜食,马、驴稍食。
银叶蒿是极好的镶边及地被植物,适应坏境能力强,基本上无须人工灌溉,就可以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
银蒿中7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银蒿中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银蒿中Ca的含量最高,Zn、Na、Fe的含量次之,为银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黄花蒿是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单生,茎下部叶宽卵形或H角状卵形;叶呈纸质,…
野艾蒿是菊科蒿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具纵棱,分枝多,斜向上伸展,被灰白色蛛丝状短柔毛;叶纸质,…
蒙古蒿 Nakai),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少数或单生,分枝多;叶柄长,…
白苞蒿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明显,侧根细长;茎短茎上部是卵形;叶薄,中部叶是卵圆形,…
白莲蒿是菊科蒿属半灌木状草本植物。茎、枝初被微柔毛;叶下面初密被灰白色平贴柔毛;茎下部与中部叶长卵形、三角状卵形或长椭园状卵形;头状花序近球形,下垂; 瘦果窄圆状卵圆形或窄圆锥形;花果期8-10月。白莲蒿别名白蒿、万年珍珠蒿。白莲蒿产于中国山东境内各山地丘陵,现分布中国各地。白莲蒿喜阳、耐干旱,喜凉爽湿润气候,多生长在山地、荒坡及灌木林中。白莲蒿主要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白莲蒿在药用价值方面,全草均可入药,味苦、辛,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胁痛.肠痈,小儿惊风,阴虚潮热,外伤出血。白莲蒿在经济价值方面,也可作牲畜饲料,羊、骆驼喜食,其次是马,牛多不采食。人们在春夏季采幼嫩的茎叶,洗净,用沸水焯后,可凉拌、炒食或做汤。
蒌蒿,又称芦蒿、水蒿、柳蒿、泥蒿、水艾等,为菊科蒿属一种多年生或根茎性地生植物。蒌蒿具清香气味,…
菊科蒿属,叶片具有黄色斑点,散发芳香气味。株形良好,株高可达40cm,叶片羽状深裂,叶色黄绿相间,…
猪毛蒿是菊科蒿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枝幼被灰白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基生叶与营养枝叶两面被灰白色绢质柔毛,近圆形或长卵形;头状花序近球形,稀卵圆形;瘦果倒卵圆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猪毛蒿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台湾、湖北、广西、云南等地,日本、朝鲜、蒙古、苏联、欧洲等国家亦有分布。生于山坡、林缘、草原、黄土高原或荒漠边缘,耐干旱和瘠薄。猪毛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繁殖方法一般为种子繁殖。猪毛蒿基生叶、幼苗及幼叶等均可入药。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温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采嫩茎叶或嫩苗洗净,经焯水,换清水漂洗后可炒食或凉拌。还可用于提取芳香油和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