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独尾草

独尾草(学名:Eremurus chinensis)为百合科独尾草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西藏、甘肃、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2900米的地区,常生于石质山坡和悬岩石缝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独尾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百合目

亚目:

百合亚目

科:

百合科

族:

吊兰族

属:

独尾草属

形态特征

植株高60-120厘米。花极多,在花葶上形成稠密的长达30-40厘米的总状花序;苞片长8-10毫米(极少达20毫米),比花梗短,先端有长芒,无毛,有一条暗褐色脉;花被窄钟状;花梗长1.5-2-5厘米,上端有关节,倾斜开展;花被片长1-1.3厘米,白色,长椭圆形,长1-1.6(-2)厘米,有一脉;雄蕊短,藏于花被内。蒴果直径7-9毫米,表面常有皱纹,带绿黄色,熟时果柄近平展,果柄长2-2.5厘米。种子三棱形,有窄翅。花期6月,果期7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2900米的石质山坡和悬岩石缝中。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属中国特有,产甘肃南部(岷县、舟曲、武都)、四川西部(松潘、小金、凉山),云南西北部(中甸)和西藏(八宿)。

产甘肃南部(岷县、舟曲、武都)、四川西部(松潘、小金、凉山)、云南西北部(中甸)和西藏(八宿)。

查看全部

阿福花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