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芋(学名:Spathiphyllum kochii Engl. & K.Krause)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株高30厘米-40厘米,无茎或茎短小,叶长圆或近披针形,具明显的中脉和叶柄,深绿色。春夏开花,佛焰苞大而显着,高出叶面,白色或微绿色,肉穗花序乳黄色。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白鹤芋开花时十分美丽,不开花时亦是优良的室内盆栽观叶植物。是新一代的室内盆栽花卉。 白鹤芋可以过滤室内废气,对氨气、丙酮、苯和甲醛都有一定的清洁功效。还可以用作切花。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株高30厘米-40厘米,无茎或茎短小,具块茎或伸长的根茎,有时茎变厚而木质。叶基生,叶长椭圆状披针形,两端渐尖,叶脉明显,叶柄长,深绿色,基部呈鞘状,叶全缘或有分裂。
春夏开花,花葶直立,高出叶丛,佛焰苞直立向上,大而显着,稍卷,白色或微绿色,肉穗花序圆柱状,乳黄色。大型种,叶深色,花小、白色,生长慢。花期5-8月。
白鹤芋原产美洲热带地区,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白鹤芋地理分布
喜高温高湿,也比较耐阴。白鹤芋叶片较大,对湿度比较敏感,怕强光暴晒,夏季遮荫60-70%,但长期光照不足,则不易开花。土壤以肥沃、含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好。生长适温为22-28℃,3-9月以24-30℃,9月至翌年3月为18-21℃,冬季温度不低于14℃,温度低于10℃植株生长受阻,叶片易受冻害。盆栽白鹤芋在贮运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3-16℃,相对湿度80-90%,能耐黑暗环境30天。 [3-4]
白鹤芋分株繁殖以5-6月进行最好,将整株从盆内托出,从株丛基部将根茎切开,每丛至少有4枚叶片,分栽后放半阴处恢复。
白鹤芋开花后经人工授粉,可以得到种子,采种后需立即播种,发芽温度为30℃,播后10-15天发芽。如发芽时遇温度过低,种子易腐烂。经消毒后接种在添加培养基上,45天后长出愈伤组织和不定芽。
白鹤芋以幼嫩花序和侧芽为外植体,经消毒后接种在添加10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2毫克/升吲哚乙酸的MS培养基上,40-45天后长出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再把不定芽转移到添加吲哚乙酸2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30-40天诱导生根,成为完整植株。
土壤:白鹤芋盆栽要求土壤疏松、排水和通气性好,不可用粘土培白鹤芋的养护,一般可用腐叶土、泥炭土拌和少量珍珠岩配制成基质,种植时加少量有机肥作基肥。
上盆:把分株好的植株重新插进盆中,栽后放半阴处恢复等它生根,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切的时候要带有茎部,然后用木炭灰涂在伤口处,防止腐烂。待其根系恢复正常后进入正常管理就行。
光照:光照对植物生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白鹤芋在冬季和早春的时候都需要较好的光照,但是光照渐强时要逐渐遮阳,如果在荫蔽处欣赏的,不可以直接放在阳光下曝晒,这样对白鹤芋的生长很不好。
温度:白鹤芋是喜高温种类,应该在高温温室栽培。冬季夜间最低温度应在14-16℃,白天应在25℃左右。
浇水:白鹤芋在生长期间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是不能过多的浇水,浇水过多盆土会长期潮湿,容易引起烂根和植株枯黄。
施肥:白鹤芋施肥不要施用浓肥或生肥,并在施用了固态的肥料后浇一次清水,最好以稀薄的肥水代替清水浇灌,这样一般不会产生肥害,而且白鹤芋会生长的很茂盛。
换盆:白鹤芋每隔1-2年换盆一次,结合换盆,修剪根系,除去部分老根及过长根系,剔去旧土,换以新培养土,以利于白鹤芋开花。
水培白鹤芋的养护: 一。盆的选择 白掌【白鹤芋】想水培的话买个花瓶底部较大些的,一般都在中型的鱼缸内
二。适宜的环境温度 水培白掌【白鹤芋】的生长温度为5℃—30℃,在此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
三。适宜的光照 水培植物的光照以散射光为主,不一定非要晒到太阳。夏季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四。换水及清洗花卉根部 水培植物夏季7天左右换一次水、冬季10—15天左右换一次水,加入数滴水培花卉专用营养液即可(营养液浓度按说明书要求配制)。
培育水培植物的器皿易生长青苔,影响根系的观赏,还会消耗水中的氧气。换水时,应先用清水洗去花卉根部黏液,剪除老根、烂根。并将器皿和根系上的青苔洗刷干净。每次换水,水的界面以淹没根系的1/2—2/3为宜,其余根段任其暴露在空气中。
五。保湿及喷施叶面肥 为防止叶片干枯发生,日常护理时,应用清水喷洒叶面保湿,最好是每周喷施叶面肥一次,既能为叶片提供营养、增加叶面光泽,冬季还能达到抵抗低温的目的。使用观叶植物营养液,现蕾期,叶面需要喷2至3次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能促使其开花。
1月:盆栽白鹤芋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或阳台,室温保持15~18℃可照常开花。盆土稍干应立即浇水,每旬1次,保持土壤湿润,切记室内温度均和和不可过于低温潮湿,易导致佛焰苞边缘出现褐斑和霉斑
2月:白鹤芋花株摆放位置不变,室温保持15~18℃,继续从叶丛中抽出花茎开花。若温度保持10℃左右,能安全过冬,但难抽出花茎继续开花。盆土保持湿润,若室内保持干燥,可向盆面周围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3月:白鹤芋日常管理同上月,切记花株要远离空调口或暖气片,避免佛焰苞提前萎蔫,花时用毛笔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结实率。
4月:气温逐渐升高,每周浇水2~3次,保持盆土稍湿润。每月施肥1次,切记氮肥不能过量。否则会影响开花。
5月:进入盛花期,盆栽花株仍摆放在阳光的地方,温度保持18~20℃,每周浇水3次,每月施肥1次。播种繁殖采用室内盆播,播种土用泥炭土,播后覆浅土,发芽适温23~27℃,播后10~15天发芽,切忌室温过低
6月:开花逐渐减少,结合分株进行换盆,将整株从盆内托出,去除宿土,切掉过长须根,从株丛基部将根茎切开,保证每丛有3~4个芽。
7月:继续保持上月的分株和换盆方法,分株苗恢复生长后,保持盆土湿润。若阳光直射时,可适当遮阴,每月保持施薄肥1次。防止介壳虫危害。
8月:高温季节除保持盆土湿润之外,向叶面多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对叶片的生长十分有利。
9月:气温逐渐变凉,仍要保持每周浇水2~3次,保持盆土稍湿润。每月施肥1次。防止叶斑病、褐斑病危害。
10月:气温越来越凉,但室温在15~18℃条件下,植株继续开花。每周浇水2~3次,慢慢地控制浇水量,停止施肥,避免植株生长过快,抗寒力减弱。 11月:盆栽植株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室温保持15~18℃,每10天浇水1次,盆土保持稍湿润即可。 12月:盆栽植株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室温保持15~18℃,每10天浇水1次,剪除植株外围黄叶、枯叶和用稍湿的软布抹去叶片上的灰尘,保持叶片清洁、光亮。
白鹤芋可以盆栽,也可以在花台、庭园的荫蔽地点、石组和水池边缘丛植、列植,起绿化作用。白鹤芋花茎挺拔秀美,盆栽点缀客厅、书房,十分舒泰别致,显得高雅俊美。在南方,配置小庭园、池畔、墙角处,别具一格。另外白鹤芋的花也是极好的花篮和插花的装饰材料。
白鹤芋可以过滤室内废气,对付氨气,丙酮,苯和甲醛都有一定功效。用水根栽培的白鹤芋,可以透过蒸散作用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能有效净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如:酒精、丙酮、三氯乙烯、苯、甲苯、一氧化氯、臭氧等。其中尤其是针对臭氧的净化率特别高,摆放在厨房瓦斯旁,可以净化空气,去除做饭时的味道、油烟以及挥发物质。
花语:事业有成、一帆风顺。
物语:美好、高洁、贤德、热烈、友谊、自信、自傲。
1.疫病: 疫病是危害较多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疫病菌phytophthora spp所引起的土壤传播性病害,最适发病温度在20-25C,在雨季发病尤为厉害。白鹤芋类疫病,而由叶部危害则为叶枯或茎枯,当湿度持续时,患部可见白色菌丝体,可与细菌性软腐病有所区分,如黄金葛、蔓绿绒、粗肋草疫病。
防治方法:最有效最简单的措施就是加强田间卫生管理,将病株、病叶、杂草随时摘除,并带离园区加以烧毁。不可以将植物残体堆积于园区内,以免病原菌滋生,尽量避免雨淋、浇水、飞溅。即使用雨淋后,一定得及时打药预防。加强园区通风降温,氮肥不能过量。
2.根腐病: 根腐病为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Cylindrocladium spadphyi,该病造成叶、茎、根坏疽。当危害叶片和茎部时首先全部造成褐色斑点现象,周围有黄色晕圈,最后植株叶片枯萎造成落叶,导致植株死亡,危害根部则会使根部腐烂,影响植株的水分及营养吸收。
防治方法:除加强田间管理外,可用1000-1500倍免赖得50%粉剂或甲基托布津喷洒或灌溉处理。
3.细菌性软腐病: 病原菌为Erwinia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及 E.chrysanthemi,最适发病温度为22-28C,经水孔、气孔及伤口浸入,可借雨水、灌溉水、介质、工具及人等传播。水浸状,软腐至全株萎凋为其主要症状,晚期患发出恶臭气味。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农用链霉素、克菌丹(盖普丹)、铜高尚、可杀得2000、王铜等防治,一旦发生必须清除病株。
4.细菌性叶枯病: 病原菌为 XanthomonasCampestrispv.dieffembachiae,28-32℃为发病适温。病症初期为水浸状,随后形成淡黄褐色坏死病斑,周围有明显黄色晕环,叶片局部或全部黄化,后期转为暗褐色病斑,渐干枯,病势扩展至叶柄,蔓延至基部造成落叶,最后整株死亡。病菌经水孔、气孔及伤口侵入,可借雨水、灌溉水介质等传播。
防治方法:同细菌性软腐病。
5.病毒病害DMV(Dasheen mosaic virus): 属Potyviruses群之生长丛状病毒,经机械或蚜虫媒介传播给主要以无性繁殖为生产方式的观叶植物,造成潜在的威胁。嵌纹、畸型、矮化及少数点状斑点为其主要病症。
防治方法:⑴防治好蚜虫、蓟马,避免蜗牛及蛞蝓爬行或咬食;⑵选用无病毒苗;⑶用病毒草必克、病毒速克灵等防治
白鹤芋(天南星科)害主要有蚜虫,可用速扑杀、功夫、氧化乐果等防治,每隔4-5天喷药一次,重复2-3次。蛞蝓和蜗牛也对观叶植物有危害,常用防治药剂为密达8%灭蜗灵。
白鹤芋(天南星科)叶片发黄是多种原因,1.水多叶黄:马上停浇水。2.缺水干黄:马上往叶片上喷水。3.光强暴晒叶黄:及时喷水降温。4,肥多烧叶黄:多浇水把肥排除。5.缺肥叶瘦黄:应马上施肥,一周内见效。6.病害叶黄:及时喷药。7.虫害叶黄:及时灭虫可恢复。
任何绿色植物都会有呼吸作用的,也就是说白天在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夜间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结论是绿色植物最好不要放在室内养
白鹤芋(天南星科)白鹤芋虽然好看素雅,但是也不算一个好惹的植物的,大部分都是有毒的,但是加热之后可以降低毒性
白鹤芋(天南星科)家养的要开花是比较难的 ,但是做到以下几点也是可以开花的:一是放于散射光照处 二是表土见干后浇透水 三是最好以稀薄的肥水代替清水来浇花 四是用不1500-2000倍液的赤霉素溶液..
刺芋 Thwait.)是天南星科、刺芋属的植物。多年生有刺常绿草本,高可达1米。茎灰白色,圆柱形,…
麒麟尾,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麒麟叶Epipremnum pinnatum Engl.[Poth…
麒麟叶 Engl.)是天南星科麒麟叶属攀援藤本植物。株可高达8毫米;茎为圆柱形具诸多分枝,…
紫芋,是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芋属植物,各地均有栽培。叶片盾状,长40-50厘米,宽25-30厘米;…
普陀南星Schott):为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天南星属的植物。…
滇魔芋为天南星科植物滇魔芋的块茎。块茎扁球形。叶1枚;叶柄长达1米,有白绿色斑纹;具3小叶,2歧分叉,…
犁头尖,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犁头尖Typhonium divaricatum Decne.的块茎及全草。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瘰疬,血管瘤,疥癣,毒蛇咬伤,蜂螫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菖蒲,菖蒲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横走,稍扁,分枝,黄褐色,芳香;叶基生,向上渐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