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学名: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百合科葱属植物。根色白,作药用,名薤白。鳞茎近球状,鳞茎外皮带黑色,纸质或膜质,不破裂,但在标本上多因脱落而仅存白色的内皮。叶3~5枚,半圆柱状,或因背部纵棱发达而为三棱状半圆柱形,中空,上面具沟槽,子房近球状,腹缝线基部具有帘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5~7月。
中国各省区均产。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上,极少数地区(云南和西藏)在海拔3000米的山坡上也有。俄罗斯、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鳞茎作药用,也可作蔬菜食用,在少数地区已有栽培。
(概述图片来源: )
基本信息
鳞茎近球状,粗0.7~1.5(-2)厘米,基部常具小鳞茎(因其易脱落故在标本上不常见);鳞茎外皮带黑色,纸质或膜质,不破裂,但在标本上多因脱落而仅存白色的内皮。叶3~5枚,半圆柱状,或因背部纵棱发达而为三棱状半圆柱形,中空,上面具沟槽,比花葶短。
花葶圆柱状,高30-70厘米,1/4~1/3被叶鞘;总苞2裂,比花序短;伞形花序半球状至球状,具多而密集的花,或间具珠芽或有时全为珠芽;小花梗近等长,比花被片长3~5倍,基部具小苞片;珠芽暗紫色,基部亦具小苞片;花淡紫色或淡红色;花被片矩圆状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4~5.5毫米,宽1.2~2毫米,内轮的常较狭;花丝等长,比花被片稍长直到比其长1/3,在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分离部分的基部呈狭三角形扩大,向上收狭成锥形,内轮的基部约为外轮基部宽的1.5倍;子房近球状,腹缝线基部具有帘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花果期5~7月。
薤白多生长于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山坡、丘陵、山谷、干草地、荒地、林缘、草甸以及田间,极少数地区(云南和西藏)在海拔3000米的山坡上也有。 常成片生长,形成优势小群,薤白耐旱、耐瘠、耐低温、适应性很强,是一种易种好管的粗放型经济作物。
中国除新疆、青海外,各省区均产。俄罗斯、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整地播种:用当年的种子育苗移栽。一般在8月份育苗,先将种子在50℃水中泡4小时后,放在20℃下催芽,当50%萌动后则可播种。播种量75千克/1000平方米,播后覆土并且保温(20℃)促出苗,出苗期要覆稻草,浇小水,可以提高出苗率。
后期管理:越冬前幼苗应长3~4片叶,苗高20~25厘米,茎粗0.6厘米苗龄90左右,般在10月中旬可将壮苗假植贮藏越冬,在封冻前将秧苗挖出捆把,植在20厘米厚的土沟中,后随天气渐冷而增加盖土,到早春土壤解冻后开始定植。
定植与田间管理:早春土壤解冻后,4月份施肥整地做畦,选根系小,叶直立的秧苗,按18厘米×1厘米株行距试栽,公顷45万株左右,度以刚刚埋上小鳞茎,水不倒不漂秧为度。定植缓苗后要轻浇水,中耕以促耕生长,长旺盛期则加大供水量。
培土:培土是夺取薤白优质高产高效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措施,尤其是新发展的产区,更应强调后期培土。在薤白生长中后期,地下鳞茎膨大迅速,如果暴露于表土,接触到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暴露部分容易变绿,农户称为绿籽,绿籽食味差,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培土一般在小满前后进行,连续2~3次,把根茎部裸露的鳞茎全部深盖。
适时收获:在夏末秋初,当鳞茎基部有2~3叶枯黄,假茎失水变软倒伏,鳞茎外层鳞片革质化时则可收获。收前一周停水,有利储运。
薤白的病虫害发生比较轻,但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加重,已成为薤白老产区的关键性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对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①选择无病区的健壮薤白鳞茎作种子。
②轮作,对连续种植2~3年的土壤进行轮作换茬。
③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特别是防止土壤的内滞水。
④重视科学配方施肥,改变农户重氮肥轻磷钾肥,增加钾肥的施用量。
⑤药剂防治,薤白的虫害以蓟马为主,可用10%吡虫啉或25%菜喜进行防治;病害以霜霉病和炭疽病为主,霜霉病可用60%灭克锰锌防治,炭疽病可用25%使百克乳油或80%炭疽福美防治。
薤白性味辛苦,具理气、宽胸、通阳、散结的功效。治胸痹心痛、脘腹痞痛不舒、泻痢后重、疮疖等。
薤白味辛、苦,性温,无毒,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之功效,中医长期用于治疗胸闷刺痛、泻痢后重、肺气喘急等疾病。
《礼记》:“脍春用葱,脂用葱。为君子择葱薤。”
《尔雅》:‘痰,鸿著。”注曰:“薤菜也。”又云:“薤鸿荟又云劲山。茎叶亦与家在相类而根长叶差大仅若鹿葱。体性亦与家薤同。然今少用蔬。虽辛而不荤五脏。故道家常饵之。兼补虚,最宜人。”
宋·陆游。《咸薤》“九月十月霜满屋,家人共畏畦蔬黄。小罂大瓮盛涤溜,青菘绿韭谨蓄藏。”“冻薤此际价千金,不数狐泉槐叶面。”
清·黎庶蕃。《春菜》:“前胡落釜甘胜肉,野晶登盘贱于薮。一春烟雨大巢生,十日燠晴香菌簇。马驹骈齿苋初剪,幼雅擎拳蕨犹秃。棕鱼蕺蕺子满苞,野鹊毵毵花聚粟。”
《列仙传》:“务光服蒲薤根。”
历史传说:据《汉书》记载,有一读书人,姓龚名遂,官至太守后仍不忘百姓。因汉末兵乱,三国争雄,导致疾病流行。龚遂劝民众大种葱薤,以防治疾病。他规定“人一口,种五十本葱,一畦韭,百本薤。”
民间谚语:“葱三薤四。”
蒜薹
北葱是百合科葱属植物,鳞茎常数枚聚生,卵状圆柱形,粗0.5-1厘米;鳞茎外皮灰褐色或带黄色,皮纸质…
宽叶韭是石蒜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圆柱状,具粗壮的根;鳞茎外皮白色,膜质,不破裂。…
分葱百合科葱属葱的一个变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分葱性喜冷凉,忌高温多湿。原产於中国西部,亚洲…
山韭,中药名。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球序韭Allium thunbergii G.Don的全草。植物山韭,…
葱属是百合科下的一个属。多年生草本,绝大部分的种具特殊的葱蒜气味;具根状茎或根状茎不甚明显;地下部分的肥厚叶鞘形成鳞茎,鳞茎形态多样,从圆柱状直到球状;须根从鳞茎基部或根状茎上长出,通常细长,在有的种中则增粗,肉质化,甚至呈块根状。叶形多样,从扁平的狭条形到卵圆形,从实心到空心的圆柱状,基部直接与闭合的叶鞘相连;花两性,极少退化为单性;花被片6,排成两轮,分离或基部靠合成管状;雄蕊6枚,排成两轮,花丝全缘或基部扩大而每侧具齿。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多棱形或近球状。约有500种,分布于北半球。中国有110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生于干旱地区的种类较多,但有的种类则生于荫湿的沟边林下或多水的草甸上。葱属类植物多被作为蔬菜、药用和观赏植物,同时在农业、养殖业及医药业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该属的不少种类可以食用,有的种类已作为蔬菜长期广泛栽培,如蒜、葱、韭、藠头、洋葱等等。有的种类亦可作药用,如薤白、蒜、韭、葱等等的鳞茎或种子。
野韭是石蒜科葱属植物。根状茎粗壮,鳞茎圆柱状,外皮暗黄色至黄褐色;叶三棱状条形,…
硬皮葱,葱科,葱属的一种植物。该种有两个类型,生于潮湿地区的湿生类型植株高大,花葶和叶较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