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头,从菊科麻花头属植物华麻花头(Serratula chinensis S.Moore)根中分离得一组神经酰胺类化合物,经光谱和化学方法分析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根状茎横走,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少分枝或不分枝,中部以下被稀疏的或稠密的节毛,基部被残存的纤维状撕裂的叶柄。基生叶及下部茎叶长椭圆形,长8-12厘米,宽2-5厘米,羽状深裂,有长3-9厘米的叶柄;侧裂片5-8对,全部裂片长椭圆形至宽线形,全缘或有锯齿或少锯齿,宽0.4-0.8(1.3)厘米,顶端急尖;中部茎叶与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无柄或有极短的柄,裂片全缘无锯齿或少锯齿;上部的叶更小,5-7羽状全缘,裂片全缘,无锯齿,或不裂,线形,边缘无锯齿。全部叶两面粗糙,两面被多细胞长或短节毛。头状花序少数,单生茎枝顶端,但不形成明显的伞房花序式排列,或植株含1个头状花序,单生茎端,花序梗或花序枝伸长,几裸露,无叶。总苞卵形或长卵形,直径1.5-2厘米,上部有收缢或稍见收溢。总苞片10-12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三角形、三角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5-8.5毫米,宽3-3.5毫米,顶端急尖,有长2.5毫米的短针刺或刺尖;内层及最内层椭圆形、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至线形,长1-2厘米,宽1-4毫米,最内层最长,上部淡黄白色,硬膜质。全部小花红色,红紫色或白色,花冠长2.1厘米,细管部长9毫米,檐部长1.2厘米,花冠裂片长7毫米。瘦果楔状长椭圆形,褐色,有4条高起的肋棱,长5毫米,宽2毫米。冠毛褐色或略带土红色,长达7毫米。冠毛刚毛糙毛状,分散脱落。花果期6-9月。 [1-2]
分布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等。生于山坡林缘、草原、草甸、路旁或田间,海拔1100-1590米。苏联与蒙古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西伯利亚。
草原和森林草原地带。
早春返青后的基生叶片,牛,马,羊均喜食。随着植株的生长,其他优良牧草的增多,其适口性逐渐下降,到夏季放牧时家畜基本不采食。秋季刈割调制干草后,各种家畜均喜食。冬季放牧时各种家畜均采食。从化学成分看,粗蛋白质含量中等,粗脂肪含量较低,无氮浸出物较丰富(表82)。属中等牧草。由于麻花头的花大美丽,可作观赏植物,引朴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