蟛蜞菊,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 (Osbeck) Merr.[Solidago chinensis Osbeck;Wedelia calendulacea (L.) Less.]的全草。分布于辽宁、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白喉,百日咳,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咯血,鼻衄,尿血,传染性肝炎,痢疾,痔疮,疔疮肿毒。
路边菊、马兰草、蟛蜞花、水兰、卤地菊、黄花龙舌草、黄花曲草、鹿舌草、黄花墨菜、龙舌草。
全草。
味微苦、甘,性凉。
归肺、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白喉,百日咳,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咯血,鼻衄,尿血,传染性肝炎,痢疾,痔疮,疔疮肿毒。
1、预防白喉:①鲜蟛蜞菊15-30g。水煎服。连服3d。②鲜蟛蜞菊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液四分之一的醋,喷咽或漱口,每日1-2次,连用3d。
2、治白喉:鲜蟛蜞菊60g,甘草6g,通草1.5g。水浓煎服,每日1-4剂。另用鲜蟛蜞菊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量四分之一的醋,用棉签蘸药液涂抹伪膜,每日2-3次。(1-2方出自《福建中草药》)
3、治急性扁桃体炎:蟛蜞菊、三叶鬼针草、马兰各15g,一枝黄花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4、预防麻疹:蟛蜞菊15-60g。水煎2次。每日1剂,连服3d。(《全国中草药汇编》)
5、治咳嗽:蟛蜞菊30g,半边莲、匍伏堇各15g。水煎,冲白糖服。(《福建药物志》)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含漱。
孕妇慎服。
、采集加工一
春、夏季采收全草,秋季挖根,鲜用或切段晒干。
二、炮制方法
鲜用或切段晒干。

蚂蚱腿子 S. E. Freire)是菊科,蚂蚱腿子属落叶小灌木,高可达80厘米。枝多而细直,呈帚状,…




羊耳菊 Pruski & Anderberg)是菊科羊耳菊属的落叶灌木。…




大花金鸡菊,别名大花波斯菊,为菊科金鸡菊属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其原产美洲,中国广泛栽培,…




下田菊 O.Kuntze)菊科下田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单生,头状花序,…




烟管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烟管蓟Cirsium pendulum Fisch.ex DC.的根或全草。…




六耳铃 DC.)是菊科艾纳香属植物,植物的六耳铃是菊科艾纳香属植物Blumea lanciniataDC.,其茎无翅,极易与本品区分。六耳铃,粗壮草本,主根肥大,有多数纤维状根。茎直立,高0.5—1,5米,基部径约7毫米,多分枝,有条棱,下部被疏柔毛或后脱毛,上部被开展的长柔毛,杂有具柄腺毛,在幼枝和花序轴上的毛更密,节间长3—6厘米。基生叶花期生存,下部叶有长达2—4厘米具狭翅的柄,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形。




朝雾草,别名银叶草,菊科。原产尼泊尔、中国西藏等地区,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高山或岩石缝间自然生…




母菊,菊科母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无毛,茎有沟纹,上部多分枝;下部分叶片为矩圆形或倒披针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