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枕果榕

枕果榕(学名:Ficus drupacea Thunb.)是桑科、榕属乔木,高10-15米,无气生根。树皮灰白色;嫩枝密被黄褐色短丛卷毛。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椭圆形,先端骤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两侧微耳状,全缘或微波状,表面绿色,无毛或疏生短柔毛,背面被黄褐色短丛卷毛,后脱落,托叶披针形,榕果成对腋生,长椭圆状枕形,成熟时橙红至鲜红色,疏生白斑,顶部微呈脐状突起,雄花、瘿花、雌花同生于一榕果内。

分布于亚热带地区或热带地区。枕果榕常见栽培或野生。枕果榕通常喜生于沟边。

枕果榕十分粗生易长,故很适合自繁自育的单位和部门,作快速绿化和抗性树种栽植。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枕果榕

别名:

美丽枕果榕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荨麻目

科:

桑科

亚科:

波罗蜜亚科

属:

榕属

亚属:

榕亚属

组:

环纹榕组

亚组:

环纹榕亚组

种:

枕果榕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15米,无气生根。树皮灰白色;嫩枝密被黄褐色短丛卷毛。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椭圆形,长15-18厘米,宽5-9厘米,先端骤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两侧微耳状,全缘或微波状,表面绿色,无毛或疏生短柔毛,背面被黄褐色短丛卷毛,后脱落,基出脉3-5条,侧脉8-11对;叶柄长2.5-3厘米,粗壮;托叶披针形,长2-3厘米,膜质,黄褐色,外面被粗毛。

榕果成对腋生,长椭圆状枕形,长1.5-2.5厘米,直径11-1.5厘米,无毛,成熟时橙红至鲜红色,疏生白斑,顶部微呈脐状突起,基生苞片3,圆形,边缘有睫毛;雄花、瘿花、雌花同生于一榕果内;雄花具长柄,花被片3,广卵形,雄蕊1枚,花药长椭圆形,花丝粗短;瘿花具柄,花被片合生,顶部3-4裂,子房近球形;雌花花被片与雄花同数,宽披针形,白色;瘦果近球形,表面有小瘤体。花期初夏。榕果在中国广州地区虽不能自然授粉,但并不马上脱落,仍可在树上生长40天以上,颜色由绿色变为黄红色,至紫红色时才从枝头脱落。这种榕果发育的树内非同步性为树内异花受精创造了条件。在雌花期,隐头花序内的雌花具有授粉活性。此时,雄花尚没有发育完全。美丽枕果榕是典型的雌雄花异熟,在中国广州地区,其雄花迟熟可达30天以上。花序发育35天左右,雄花才发育成熟,雄花在花序内散生,每枚雄花具有两个花药,开裂的花药中可见花粉,此时雌花已经萎缩而失去授粉活性了。榕树的雌雄花异熟是避免自花受精的主要机制。

查看全部

主要变种

毛果枕果榕:毛果枕果榕的榕果圆锥状椭圆形,密被褐黄色长柔毛,基生苞片卵状披针形;叶初期密被黄褐色长柔毛,成长后渐脱落,倒卵状椭圆形。分布于尼泊尔、缅甸、老挝、越南、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盈江、思茅、西双版纳、河口等地),常生于海拔160-880(-1500)米山地林中。


生长环境

枕果榕常见栽培或野生。枕果榕通常喜生于沟边。枕果榕是亚热带的阔叶树种,要求有充足的阳光及旷地,土质较湿润。在瓦砾的瘦瘠土,均能生长。枕果榕适宜在有污染环境栽植,如化工厂、农药厂、冶炼厂、氮肥厂等。 枕果榕果实


分布范围

枕果榕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至所罗门群岛和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广东(广州)和海南。


繁殖方法

枕果榕采用插枝干繁殖,效果良好。枕果榕也可采用人工授粉繁殖。花粉采集时取紫红色近成熟花序或已脱落的花序,检查花药开裂情况,从开裂完好的花药中取花粉装入医用小瓶中(规格为10毫升)。授粉时选取生长良好处于雌花期的隐头花序,切开一部分花序口,用医用注射器(8号)吸取花粉,将花粉喷射入花序空腔,以80目塑料网袋罩住已授粉的花序果,防止其他昆虫等破坏,完成人工授粉过程。其平均发芽率可达76.34%说明通过枕果榕异株之间的人工授粉进行繁育的方法完全可行。之后将发芽的种子移入土盆中继续培养。


栽培技术

枕果榕耐强修剪,故中国华南地区应在台风季来临前进行修剪,增强枕果榕的抗风性及观赏性。枕果榕的移植不分季节。枕果榕同其它榕属植物一样是较粗生的树种,除日常修剪外无需过多管理也能生长良好。不过需注意做行道树时,树池需以带状出现,否则其根系易影响人行道铺装。


主要价值

枕果榕十分粗生易长,故很适合自繁自育的单位和部门,作快速绿化和抗性树种栽植,中国广州中山二路,东山戏院马路两旁,农林下路马路两旁,均作条带状行道树栽植,并且生势良好。中国广州农林下路,原化工厂门口两侧,其他树都很难种活,但枕果榕在栽植数年后已浓绿遮荫,效果良好。

榕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矮小天仙果,牛奶子树、天仙果。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红棕色。枝粗壮,近无毛,疏分枝。叶倒卵形,表面无毛,…
  • 尾尖爬藤榕,攀援灌木,小枝具稀疏柔毛。叶厚纸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干时常皱折,顶端具尾状渐尖,基…
  • 榕树是桑科、榕属植物。大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
  • 竹叶榕为桑科榕属的植物。分布在越南、台湾岛、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湖南、浙江、海南、湖北等地,生长于海拔160米至2,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沟旁堤岸边,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可药用,主治咳嗽胸痛;风湿骨痛;胎动不安;肾炎;乳痈;疮疖肿毒;跌打损伤。
  • 大地草莓又叫洋莓、地莓、地果、红莓等,原产欧洲,…
  • 黄毛榕是桑科榕属的植物。小乔木或灌木,高约4-10米,树皮灰褐色。叶互生,纸质,广卵形。榕果腋生,…
  • 印度榕,别名橡皮树,桑科榕属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株高30米;树皮灰白色,平滑;叶厚革质,…
  • 杂色榕是桑科榕属常绿乔木。株高7-10米,树皮灰褐色,平滑;幼枝绿色,微被柔毛;叶互生,厚纸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