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白条锦蛇

白条锦蛇(学名:Elaphe dione),别名枕纹锦蛇、麻蛇。中国北方分布广泛的无毒蛇。生活力强,耐饥渴。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捕杀小鸟、蜥蜴及小型鼠类为食。它的耐饿能力很强,曾有耐饿18个月的记录。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中。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白条锦蛇

别名:

黑斑蛇、麻蛇、…

二名法:

( )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爬行纲

亚纲:

双孔亚纲

目:

有鳞目

亚目:

蛇亚目

科:

游蛇科

属:

锦蛇属

种:

白条锦蛇

国内保护级别:

三有

外形特征

白条锦蛇头略呈椭圆形,体尾较细长,全长1米左右。吻鳞略呈五边形,宽大于高,从背面可见其上缘:鼻间鳞成对,宽大于长,其和工只及前额鳞的一半;前额鳞一对近方形;额鳞单枚成盾形,瓣缘略宽于后缘,长度于其与吻端的距离;顶鳞一对,较额鳞要长。

鼻孔大,呈贺形,开口于大小几相等的前后鼻鳞间;颊鳞1枚,长大于高;眶前鳞2枚,少数为1或3枚,不与额鳞相切;眶上鳞1枚;眶后鳞2枚;颞鳞2=3(或4)枚。上唇鳞8(3-2-3)枚,第7枚最大;下唇鳞10-11对,第一对在颏鳞后方相切,前5对切前颏片。

背鳞在多为25行,少数23行;中段25行,少数23,个别27行;肛前段19行,个别17行;整个背鳞有9行具弱棱。腹鳞性173-193枚,雌性177-189枚;尾下鳞性63-69对,雄性54-60对。肛鳞对分。背面苍灰、灰棕或棕黄色。

头顶有黑褐色斑纹三条,最前一条较细或不明显,横过鼻间鳞经颊鳞、眶前鳞达眼;第二条弱宽,横越前额鳞斜向后经眶前鳞上角至眼与前一条相会合,眼为粗大黑纹斜达口角;第三条最宽,横于额鳞分别沿左右眶上鳞、顶鳞外半后行至枕后,呈“钟形”两侧联结,即成一特殊的枕纹。头顶诸斑纹在幼蛇时尤为显著。

躯尾背面具三条浅色纵纹;正背中一条窄而模糊,常被黑斑(宽约1-2枚鳞列)隔断,两侧的二条较宽。腹鳞及尾下鳞两外侧斑点粗大,且断续缀连如链;有的个体腹两侧尚散有棕红色小斑点。

查看全部

生活习性

白条锦蛇生活于平原、丘陵或山区、草原,栖于田野、坟堆、草坡、林区、河边及近旁,也常见于菜园、农家的鸡窝、畜圈附近,有时为捕食鼠类进入老土房。晴天白天和傍晚都出来活动。中国北方地区十月开始入蛰,冬眠温度约8-15摄氏度,次年四月下旬出蜇。主要捕食蜥蜴、鼠类、小鸟和鸟卵,也有捕食蛙类、昆虫记录。


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卵生,于7月至8月间产卵于深穴或石缝内,每次产卵10(6-15)个左右,卵壳柔韧,乳白色,卵每枚约28-45*15-25毫米。 依据不同产地,孵化天数在20-35日,极端记录是13日孵化出壳。


分布范围

中国: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上海、河南、湖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新疆。

国外:朝鲜;韩国;阿富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

查看全部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低危(LC) 。    

查看全部

汇总图册

希望各路朋友将拍摄到的野生白条锦蛇照片标注拍摄地点信息后存入此图册,以供日后整理。

垒土成山,汇水成河。


国外品系欣赏

@ 黑 :源自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莫兹多克Mozdok地区种群

@白化 :源自中国

@直线

@极端红

@ 老虎

@日光橙

查看全部

锦蛇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水蛇,又叫红点锦蛇,俗称水长虫、白线蛇。是指游蛇科游蛇属动物及类似的蛇类。全球共分布有65~80种。…
  • 赤链蛇,是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又称火赤链,链蛇属于无毒蛇。…
  • 水蛇,又叫红点锦蛇,俗称水长虫、白线蛇。是指游蛇科游蛇属动物及类似的蛇类。全球共分布有65~80种。…
  • 黑眉锦蛇是有鳞目游蛇科锦蛇属动物。黑眉锦蛇体长可达2米,…
  • 王锦蛇,又称菜花蛇,是游蛇科锦蛇属蛇类。该蛇类无毒;体型较为粗壮;身体总长一般为1500~2000毫米,体重可达1050~1250克。其头部前端具有独特的黑色“王”字形斑纹;背部呈暗黄绿色,前半部分带有黄色横斜纹斑,腹部为黄色并伴有黑色斑点,幼蛇通身浅藕褐色,鳞间皮肤略黑。王锦蛇分布于越南、中国、日本和缅甸。在中国,其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湖北、云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省区。栖息环境包括山间林区、丘陵地带及平原,垂直分布范围为100~2300米。该蛇类食性杂,主要以蛙类、鱼类、蜥蜴、鸟类和鼠类为食。肛腺发达,具有异臭。王锦蛇因其嗜食鼠类而能够有效控制鼠类数量,对保持生态平衡及农林业有益。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王锦蛇的贸易几乎完全停止;2020年,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禁止以食用为
  • 滑鼠蛇,是蛇目游蛇科鼠蛇属爬行动物,体长可达2米以上,体重一般为1-2千克;头部黑褐色,唇鳞淡灰色,…
  • 绿瘦蛇是游蛇科,瘦蛇属轻毒性后沟牙毒蛇。体型极细而长,长可达1.5米。头较窄长,…
  • 黑头剑蛇为游蛇科剑蛇属的中小型无毒蛇。体型细长。头背灰黑色,上唇鳞白色,头颈部有1个黑斑,…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