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乌拉草

乌拉草(学名:Carex meyeriana),又称靰鞡草,是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薹草属植物,主要生长于中国东北长白山脉以及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

乌拉草具有除味祛味、通经活络、消除疲劳、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免疫力的主要作用。乌拉草与人参、貂皮并称为东北三宝。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乌拉草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莎草目

科:

莎草科

亚科:

薹草亚科

族:

薹草族

属:

薹草属

亚属:

薹草亚属

组:

黑穗薹草组

形态特征

乌拉草,根状茎短,形成踏头。秆紧密丛生,高20-50厘米,宽1-1.5毫米,纤细,三形,坚硬,基部叶鞘无叶片,棕褐色,有光泽,微细裂或为纤维状。叶短于或近等长于秆,刚毛状,向内对折,质硬,边缘粗糙。

苞片最下部的刚毛状,无鞘,上部的鳞片状。小穗2-3个,接近,顶生1个雄性,圆柱形,长1.5-2厘米;侧生小穗雌性,球形或卵形,长0.5-1.2厘米,宽约5毫米,花密生;雄花鳞片黑褐色或淡褐色,顶端钝;雌花鳞片卵状椭圆形,顶端钝,长约2.8-3.5毫米,深紫黑色或红褐色,背面中部色淡,具不明显的3条脉,边缘为狭的白色膜质。

果囊等长或稍长于鳞片,卵形或椭圆形,扁三棱形,长2.5-3毫米,淡灰绿色,密被乳头状突起,具5-6条脉,基部稍呈圆形,具短柄,顶端急缩成柱状短喙,喙口全缘。

小坚果紧包于果囊中,倒卵状椭圆形,扁三棱形,褐色,长1.5-2毫米,具短柄,顶端圆形;花柱基部不膨大,柱头3个;花果期6-7月。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生长于沼泽,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和中国的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等潮湿地域。


生长环境

生长于森林地区沼泽或中国三江平原草甸沼泽中,而且在海拔3460米的高度仍可生长。


主要价值

乌拉草其叶细长柔软,纤维坚韧,不易折断,可以做为草鞋、草褥、人造棉、纤维板、草编工艺品、造纸等的良好材料,还可以取暖,可以用来填充在靰鞡鞋中。

乌拉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保暖防寒的作用,中国东北山区的老百姓十分喜爱它。表面看,乌拉草样子很普通,茎叶细长,绿色,一簇簇丛生,花穗绿褐色。但是,数百年来,这种普通的小草,与长白山区的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成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每到秋季,人们便到山上去割乌拉草,晒干存放,冬天时絮到鞋里,避免脚生出冻疮。

中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一般的棉鞋难以御寒。旧时关东人用皮革缝制、内絮捶软的乌拉草作防寒鞋,是北方贫民心爱的“草履”。乌拉又写作“靰鞡”、“兀剌”,其名称来自满语对皮靴称谓的音译,是一种东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将原植物茎叶锤打后放入毡靴中,透气防潮,能御寒,昔称“关东三宝”之一。乌拉草在使用之前,还要用木棒捶打,打柔软以后不伤脚。 东北地区野生的草,形状类似乌拉草的很多,但惟有乌拉草的保暖性能最好。

乌拉草自身无菌根,对真菌和细菌有极强的抑制作用。长期贴身使用可治疗脚气。

乌拉草具有极好的吸附性,吸收潮气,自动调节与保持湿润程度,使其冬暖夏凉,使用当天见效。

乌拉草长期保持绿色永驻,气味芬芳持久,祛除任何异味。

查看全部

薹草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二形鳞薹草,是单子叶植物纲、薹草属,莎草科。根状茎短。秆丛生,高35-80厘米,锐三棱形,上部粗糙…
  • 十字薹草,是莎草科植物,根状茎粗壮,木质,具匍匐枝,须根甚密。花果期5-11月。…
  • 异穗薹草是莎草科薹草属植物。根状茎具长的地下匍匐茎。秆高20-40厘米,三棱形,下部平滑,上部稍粗…
  • 浆果薹草,又名红果薹,为莎草科薹草属下的一个植物种。…
  • 翼果薹草是莎草科植物,生长于草甸及水边湿地。喜光,耐寒,耐水湿,适应性强。根状茎短,…
  • 泽苔草 Parl.)是一种多年生,沼泽草本。叶基生,略带革质,宽心形至肾形。花果期8~10月。
  • 乌拉草是莎草科薹草属秆丛生植物。乌拉草植株三棱形,坚硬,棕褐色,有光泽;叶短于或等长于秆,质硬,…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