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棕眉柳莺

棕眉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armandii):体重9-12克,体长112-136毫米。该物种包括头顶、颈、背、腰和尾上覆羽概为沾绿的橄榄褐色。眉纹棕白色;自眼先有一暗褐色贯眼纹伸至耳羽;颊与耳羽棕褐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具浅绿褐色羽缘。下体近白,微沾以绿黄色细纹;尾下覆羽淡黄皮色;腋羽黄色。两性羽色相似。

主要栖息于海拔32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区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森林。尤以针叶林、和杨桦林以及林缘及河边灌丛地带较常见。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集成松散的小群在灌木和树枝间跳跃觅食。主要以毛虫、蚱蜢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是中国特产物种,繁殖仅限于中国境内,越冬于缅甸、泰国和老挝以及中国云南南部地区。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棕眉柳莺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雀形目

科:

莺科

亚科:

莺亚科

属:

柳莺属

种:

棕眉柳莺

亚种:

亚种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形态特征

棕眉柳莺雌雄羽色相似。上体橄榄褐色、有的微沾灰色,额羽松散沾棕,腰沾绿黄色,两翅和尾黑褐色或暗褐色,翅上无翼斑,外翈羽缘较淡为棕褐色或橄榄褐色,因而使两翅和尾表面与背同色。眉毛棕白色、长而显著,贯眼纹暗褐色自眼先经眼向后一直延伸到耳覆羽上缘,颊和耳覆羽棕褐色,颈侧黄褐色,下体绿白色具细的黄色纵纹,两胁稍沾橄榄褐色,两胁和尾下覆羽皮黄色。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下嘴较淡,基部黄褐色,脚灰褐色或铅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9-12克,♀9-11克;体长♂118-136毫米,♀112-130毫米;嘴峰♂7-11毫米,♀9-11毫米;翅♂54-65毫米,♀56-59毫米;尾♂51-58毫米,♀48-55毫米;跗蹠♂20-25毫米,♀20-22毫米。(注:♂雄性;♀雌性)

共有2个亚种。指名亚种上体较绿橄榄褐色;西南亚种与指名亚种相比较,上体羽色较深,呈暗橄榄褐色;下体黄色纵纹不显。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32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区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森林。尤以针叶林、和杨桦林以及林缘及河边灌丛地带较常见,也栖息于生长有灌木的草甸,路边和农田地头。


生活习性

在中国北部多为夏候鸟,南部部分留鸟、部分夏候鸟和冬候鸟。每年的多在4月末5月初迁来繁殖地,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集成松散的小群在灌木和树枝间跳跃觅食。主要以毛虫、蚱蜢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也吃蝗虫、甲虫、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

叫声独特,为高尖的"zic-zic-zic…”声。鸣声似巨嘴柳莺的"tyeee-tyeee-tyeee…”声,但较弱。2002、2005、2007年5-8月,在甘肃莲花山、宁夏贺兰山和内蒙阿拉善贺兰山等自然保护区对棕眉柳莺的鸣唱进行了采集,共录到18只108秒的鸣声。通过声谱分析,棕眉柳莺鸣唱的频率范围在2.63-6.32kHz之间;音素数平均为5.56±2.47(H=124);持续时间为(1.07±0.30)s(n=124),最长可达2.68分钟。棕眉柳莺鸣唱音节之间的间隔时间差异较大,范围在2-18分之间;从18只个体共589个音节中总结出61种音节类型。

其中37种为共享音节,24种为特有音节,分别占总数的60.7%和39.3%。不同棕眉柳莺个体的呜唱音节类型组成不同,没有任何两只棕眉柳莺个体的音节曲目完全一致。

莲花山和内蒙贺兰山两个地区内个体之间的音节相似性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01)。通过对棕眉柳莺呜唱的地理变异分析,发现越是邻近分布的个体其鸣唱也越相似。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东部赤峰、西部阿拉善盟)、辽宁(沈阳、鞍山)、陕西(秦岭山区)、北京、山西、甘肃(西北部和西南部)、青海(玉树)、贵州(西北部赤水、南部榕江)、四川(西部康定、北部松潘、西南部木里)、云南(西部腾冲、西北部丽江)、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东南部)、湖北(西部)、青海(繁殖鸟)、越冬于云南南部;冬季见于缅甸、泰国和老挝。

棕眉柳莺分布图


繁殖方式

繁殖期5-6月。每窝产卵平均5枚,卵白色,被有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5.5-16毫米×12.5-13毫米。


亚种分化

Phylloscopus armandii armandii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查看全部

柳莺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褐柳莺小型鸟类,体长11~12厘米。外形甚显紧凑而墩圆,两翼短圆,尾圆而略凹。上体灰褐,…
  • 巨嘴柳莺:两性羽色相似。上体包括两翅的内侧飞羽橄榄褐色,尾上覆羽转为棕褐色,两翅的外侧覆羽和飞羽均…
  • 黑眉柳莺,小型鸟类,体长9-10厘米。上体橄榄绿色,…
  • 橙斑翅柳莺小型鸟类,体长9~12厘米。头顶暗绿色具不明显的淡黄色中央冠纹,眉纹黄绿色,贯眼纹黑色。…
  • 林柳莺:体长约11厘米,是一种体型小的黄绿色柳莺。两性相似。上体除两翅和尾羽暗褐色外,…
  • 华西柳莺,是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华西柳莺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白斑尾柳莺小型鸟类,体长约10厘米。上体橄榄黄绿色,头顶中纹淡黄绿色,侧冠纹暗橄榄褐色,眉纹淡黄色,…
  • 棕眉柳莺:体重9-12克,体长112-136毫米。该物种包括头顶、颈、背、腰和尾上覆羽概为沾绿的橄…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