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钮子瓜

钮子瓜,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钮子瓜Zehneria maysorensis (Wight et Arn.)Arn.[Bryonia maysorensis Wight et Arn;Mothria maysorensis (Wight et Ary.)Chang]的全草或根。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镇痉,解毒,通淋之功效。常用于发热,惊厥,头痛,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淋证。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钮子瓜

别名:

土瓜、野黄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葫芦目

科:

葫芦科

属:

马瓜交儿属

种:

钮子瓜

分布区域:

江西、福建、广…

采收时间:

夏、秋季采收

入药部位

全草或根。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归膀胱经。


功效

清热,镇痉,解毒,通淋。


主治

用于发热,惊厥,头痛,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淋证。


相关配伍

1、治小儿高烧(原因不明):(钮子瓜)全草12g,葛根12g,谷精草、麦冬、淡竹叶各9g。大渴大汗加石膏15-30g(心力弱者忌用),水煎服。

2、治小儿高烧抽筋:(钮子瓜)小块根1-3个,用二次淘米水磨末服。(1-2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3、治头痛:钮子瓜浸酒,搽患处。(《广西民族药简编》)

查看全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钮子瓜,又名野杜瓜。草质藤本。茎、枝细弱,伸长,有沟纹,多分枝。叶柄细,长2-5cm,无毛;叶片膜质,宽卵形和稀三角状卵形,长、宽均为1-10cm,上面深绿色,粗糙,被短糙毛,背面苍绿色,近无毛,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弯缺半圆形,边缘有细锯齿或深波状锯齿,不分裂或有时3-5浅裂,脉掌状。卷须丝状,单一,无毛。花雌雄同株;雄花3-9朵生于总梗顶端,呈近头状或伞房状花序,花序梗纤细,长1-4cm,无毛;雄花梗开展,极短,长1-2mm;花萼筒宽钟状,长2mm,宽1-2mm,无毛或被微柔毛,裂片狭三角形,长0.5m;花冠白色,裂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2.5mm,上部常被柔毛;雄蕊3,2枚2室,1枚1室,有时全部为2室,插生在花萼筒基部,花丝长2mm,被短柔毛;雌花单生,稀几朵着生在总梗顶端或极稀雌雄同序;子房卵形。果梗细,无毛,长0.5-1cm,果实球状或卵形,直径1-1.4cm,浆果状,外面光滑无毛。种子卵状长圆形,扁压,平滑,边缘稍拱起。花期4-8月,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0-1000m的村边或山坡路旁潮湿处,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

1、《新华本草纲要》:“根或全草用于膀胱炎。广西苗族用根泡酒搽,治头痛。”

2、《湖南药物志》:“微甘,平。”

3、《湖南药物志》:“清热,镇痉。用于小儿高烧抽筋。”

4、《广西民族药简编》:“治头痛。”

[1-3]

查看全部

葫芦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木鳖子 Spreng.)是葫芦科苦瓜属粗壮大藤本。其具块状根;全株近无毛或稍被短柔毛,…
  • 红瓜 Voigt)是葫芦科,红瓜属攀援草本植物;根粗壮;茎纤细,多分枝,叶柄细,有纵条纹,叶片阔心形,…
  • 碧雷鼓,隶属于葫芦科碧雷鼓属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部。
  • 蛇瓜花是堇菜目,葫芦科的植物。与瓜萎的花相似,但是略有不同
  • 南瓜 Duchesne ex Poir.),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茎上面有关节,叶柄粗壮,…
  • 王瓜〔学名: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 Maxim.〕:葫芦科,栝楼属多…
  • 钮子瓜,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钮子瓜Zehneria maysorensis Arn.[Bryonia maysorensis Wight et Arn;Mothria maysorensis Chang]的全草或根。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镇痉,解毒,通淋之功效。常用于发热,惊厥,头痛,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淋证。
  • 西瓜 Matsum. et Nakai),为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又名寒瓜、水瓜、西瓜皮等。…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