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褐翅鸦雀

褐翅鸦雀(学名:Sinosuthora brunnea)是莺科、鸦雀属小型鸟类,体长11-13厘米。嘴短而粗厚、似鹦鹉嘴,头、后颈和颈侧栗红色。上体橄榄褐色,翅缘褐色。颏、喉、胸葡萄红色具细的栗红色纵纹。虹膜棕红或深红色,嘴乳黄或角黄色,嘴乳黄或角黄色,嘴嵴较暗或为黑色,脚暗褐、肉褐或绿铅色。

褐翅鸦雀主要栖息于林缘灌丛、竹丛、稀树草坡,以及芦苇丛和高草丛中。繁殖期间多成对或单只活动,其他季节多呈数只或10余只的小群。常隐蔽在灌丛和高草丛中活动和觅食,如无干拢,一般很少飞翔,因而不易看到,常常仅听见叫声而难以见于踪影。主要以鳞翅目和鞘翅目等昆虫为食,也吃杂草种子。分布于缅甸东北部和中国。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褐翅鸦雀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雀形目

科:

莺科

属:

鸦雀属

种:

褐翅鸦雀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动物学史

褐翅鸦雀的分类一直较为混乱。由于褐翅鸦雀在外形、大小、羽色上和棕头鸦雀非常相似,过去一直被归入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中作为不同的亚种。Deignan(1964)将金沙江亚种(Paradoxornis brunneus ricketti)从棕头鸦雀中分出来单独作为一独立种。Tmylor(1967)认为Deignan仅将具有褐色翅缘金沙江亚种(Paradoxornis brunneus ricketti)分出来作为独立种,而将同样具有褐色翅缘的指名亚种(Paradoxornis brunneus brunneus)和大理亚种(Paradoxornis brunneus styani)留在棕头鸦雀里是不恰当的,因此他提出将指名亚种(Paradoxornis brunneus brunneus)、金沙江亚种(Paradoxornis brunneus ricketti)和大理亚种(Paradoxornis brunneus styani)3个均具褐色翅缘的亚种从棕头鸦雀中分出来结合为一个独立种,种名为褐翅鸦雀(Paradoxornis brunneus),而ricketti和styani则作为它的不同亚种。但他们的意见一直都未得到一致的支持。有的学者同意Deiffnan的意见,仅将ricketti作为一独立种,而将burnneus仍留在棕头鸦雀内(Howard and Moore 1980,1991;Waiters 1980)。而有的学者则支持Traylor(1967)的意见,将brunneus作为独立种,将ricketti和styani作为它的不同亚种(De Schauensee 1984;King 1984;Inskipp et al.1996)。郑作新(1976)和中国学者以及郑作新等(1987),在《中国动物志》鸟纲ll卷中,均将褐翅鸦雀和棕头鸦雀视为同一种的不同亚种。但郑作新在1994年出版的《中国鸟类种和亚种分类名录大全》中,则又将褐翅鸦雀(Paradoxornis brunneus)从棕头鸦雀中分出来作为一独立种。因此亦暂按这一意见处理。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头侧、枕、后颈、颈侧和耳羽栗红色或橙棕色,颊稍暗。背、肩、腰、尾上覆羽和尾等整个上体以及两翅表面均为橄榄褐色。颏、喉和上胸淡皮黄色或粉葡萄红色、具细的栗色或栗红色纵纹,其余下体皮黄色或粉红褐色,两胁黄褐或橄榄褐色。

虹膜棕红或深红色,嘴乳黄或角黄色,嘴乳黄或角黄色,嘴嵴较暗或为黑色,脚暗褐、肉褐或绿铅色。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峰

跗蹠

雄性

8-13克

102-130毫米

8-9毫米

47-55毫米

53-70毫米

19-21毫米

雌性

6-11克

107-132毫米

8-9毫米

45-51毫米

48-66毫米

18-21毫米

查看全部

近种区别

褐翅鸦雀外形大小和羽色均与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非常相似,但褐翅鸦雀翅缘不为栗棕色或红色而为褐色,野外亦不难识别。


生活习性

行为:留鸟。褐翅鸦雀主要栖息于林缘灌丛、竹丛、稀树草坡,以及芦苇丛和高草丛中。繁殖期间多成对或单只活动,其他季节多呈数只或10余只的小群。常隐蔽在灌丛和高草丛中活动和觅食,如无干拢,一般很少飞翔,因而不易看到,常常仅听见叫声而难以见于踪影。

食性:主要以鳞翅目和鞘翅目等昆虫为食,也吃杂草种子。

叫声:持续的唧唧啾啾叫。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分布于缅甸东北部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四川(西南部木里、西昌)、云南(西北部贡山、丽江、维西、中旬、金沙江流域以及云南西部泸水、腾冲、盈江、大理、永德、景东、保山、云龙)等地。 褐翅鸦雀分布图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营巢于厚密的灌丛中或缠绕的藤本植物上,也在芦苇丛、竹丛和高草丛中营巢。巢距地高1米以下,呈杯状,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竹叶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的草茎和兽毛、马毛,巢的大小为外径8厘米,内径5厘米。巢通常隐蔽甚好,如不仔细观察,一般很难发现。每窝产卵2-4枚,通常3枚。卵蓝色,光滑无斑。卵为圆形,大小平均为16.3毫米×12.8毫米。


亚种分化

中文名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分布范围

褐翅鸦雀指名亚种

Sinosuthora brunnea brunnea

Anderson,1871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贡山、西部泸水、腾冲、盈江、永德、景东等地)和缅甸东北部。

褐翅鸦雀金沙江亚种

Sinosuthora brunnea ricketti

Rothschild,1922

仅分布于中国四川西南部西昌、木里,云南西北部丽江、维西、中旬和金沙江流域。

褐翅鸦雀大理亚种

Sinosuthora brunnea styani

(Rippon,1903

仅见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大理一带。

各亚种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指名亚种颊和耳羽栗红色,颏、喉、胸葡萄红色,具栗色细纹;金沙江亚种耳羽淡棕色,颏、喉、胸淡皮黄色,具显著的栗棕色羽干纹。大理亚种和金沙江亚种相似,但头顶栗色浅淡。

查看全部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鸦雀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灰山椒鸟:体长18-20厘米。上体灰色或石板灰色,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斜行白色翼斑,外侧尾羽先端白色。…
  • 台湾蓝鹊:体长64至65厘米,翼展18至21厘米,尾长约40厘米,尾羽长占了总体长的三分之二。…
  • 白颊噪鹛是雀形目噪鹛科噪鹛属鸟类,又称土画眉、小画眉、小噪鹃。成鸟额至头顶栗褐色,…
  • 小鹀,是雀形目鹀科鹀属小型鹀类。其体长12-14厘米。雄鸟繁殖羽眼先、头侧耳羽栗色,…
  • 小盘尾是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体型较小,全长约48厘米。通体黑色,具金属光泽;嘴形强健,嘴峰稍曲,…
  • 金头扇尾莺体小而具褐色纵纹的莺。嘴细长,略向下弯;翼短,体型娇小,尾长。下体皮黄,喉近白,尾深褐,…
  • 白腹幽鹛,是画眉科幽鹛属鸟类,共有4亚种。雕雄羽色相似。 上体从头到尾包括两题表面概为微椎褐色,…
  • 雪鹀雀科、雪鹀属鸟类,体重32-45克,体长145-185毫米,属小型鸣禽,是一种体形矮圆的黑白色鹀。…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