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团(学名:Gonostegia hirta (Bl.) Miq.),别称:糯米草、糯米藤、糯米条、红石藤、生扯拢、蔓苎麻、乌蛇草、小粘药等,是荨麻科糯米团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有时茎基部变木质;茎蔓生、铺地或渐升,长50-100(-160)厘米,基部粗1-2.5毫米,不分枝或分枝,上部带四棱形,有短柔毛。花期5-9月。生长于溪谷林下阴湿处,山麓水沟边。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有时茎基部变木质;茎蔓生、铺地或渐升,长50-100(-160)厘米,基部粗1-2.5毫米,不分枝或分枝,上部带四棱形,有短柔毛。叶对生;叶片草质或纸质,宽披针形至狭披针形、狭卵形、稀卵形或椭圆形,长(1-2-)3-10厘米,宽(0.7-)1.2-2.8厘米,顶端长渐尖至短渐尖,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全缘,上面稍粗糙,有稀疏短伏毛或近无毛,下面沿脉有疏毛或近无毛,基出脉3-5条;叶柄长1-4毫米;托叶钻形,长约2.5毫米。团伞花序腋生,通常两性,有时单性,雌雄异株,直径2-9毫米;苞片三角形,长约2毫米。雄花:花梗长1-4毫米;花蕾直径约2毫米,在内折线上有稀疏长柔毛;花被片5,分生,倒披针形,长2-2.5毫米,顶端短骤尖;雄蕊5,花丝条形,长2-2.5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退化雌蕊极小,圆锥状。雌花:花被菱状狭卵形,长约1毫米,顶端有2小齿,有疏毛,果期呈卵形,长约1.6毫米,有10条纵肋;柱头长约3毫米,有密毛。瘦果卵球形,长约1.5毫米,白色或黑色,有光泽。花期5-9月。
生长于海拔100-1000米丘陵或低山林中、灌丛中、沟边草地,在云贵高原一带可达1500-2700米。
自西藏东南部、云南、华南至陕西南部及河南南部广布。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及澳大利亚也广布。
【来源】荨麻科蔓苎麻属植物糯米团以根或茎、叶入药。秋季采根,洗净晒干或碾粉;茎叶随时可采。
【性味归经】淡,平。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消化不良,食积胃痛,白带;外用治血管神经性水肿,疔疮疖肿,乳腺炎,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鲜全草或根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民族用药
【僳僳药】阿燕能:全草治疔疮,痈肿,瘰疬,痢疾,妇女白带,小儿疳积,吐血,外伤出血《怒江药》。
【佤药】糯米团,糯米草:根治消化不良,痈肿,疔疮疖肿痛,外伤出血《中佤药二》。
【白药】满知竹:根治乳腺炎初起,疮疖肿痛《滇药录》。兄绵:全草、根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腹泻,痢疾,痈肿,外伤出血《大理志》。
【纳西药】艾扪尼聂肯,阿呀勒:根治外伤出血,小儿疳积,食欲不振《滇药录》。
【藏药】鲜全草治骨折,跌打损伤,疮痈,乳腺炎《滇省志》。苏巴:全草鲜用捣烂外敷治骨折,跌打损伤,疮痈,乳痈,乳腺炎《藏本草》。
【彝药】波痈:根治疮痈不溃,跌打损伤,骨折《大理志》。
【畲药】全草治咳血,吐血,白带,结膜炎,乳腺炎,蜂窝组织炎,疔疮疖肿《畲族药》。
【侗药】全草主治涸冷(水肿)《侗医学》。
【苗药】糯饭藤,拉缸:全草或根治刀伤,疮疥,跌打,骨折,风湿关节疼痛,肠炎,痢疾,痈疮,无名肿毒《湘蓝考》。
【土家药】全草治小儿疳积,摆白,腹痛腹胀;外用配伍治痈症,流痰《土家药》。
医药:全草(糯米团):淡、微苦,凉。清热解毒,健脾止血。用于消化不良,食积胃痛,带下病。
茎皮纤维可制人造棉,供混纺或单纺。全草药用,治消化不良、食积胃痛等症,外用治血管神经性水肿、疗疮疖肿、乳腺炎、外伤出血等症。全草可饲猪。
湿生冷水花是双子叶植物纲荨麻科冷水花属的植物。草本:具匍匐的根状茎;茎肉质,带红色,高10-30厘…
密花苎麻,别名:土麻仁、野紫苏,主要分布在四川南部。
透茎冷水花 A.Gray)是冷水花属植物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肉质,鲜时透明。…
荨麻是荨麻科荨麻属植物,又名蝎子草、裂叶荨麻、白蛇麻、火麻等。为多年生草本,有横走的根状茎。…
皱叶冷水花又名虾蟆草 荨麻科 冷水花属,分布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皱叶冷水花 英文名:Moon V…
雾水葛 Benn.)是荨麻科、雾水葛属植物。
悬铃叶苎麻 Makino)是荨麻科、苎麻属植物。亚灌木或多年生草本;茎高50-150厘米,…
花叶冷水花是荨麻科花叶冷水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或灌木状植物。株高达40厘米,无毛;叶同对的近等大,倒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