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鸭(学名:Biziura lobata):雄性麝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水鸭,具有强壮的体形,羽色黯淡。嘴部有瘤疣附生物,羽毛散出一种近似麝香的香气(尾脂腺分泌物)。属于硬尾鸭亚科,具有长而坚硬的尾羽,游泳时尾羽可没入水中,而有时尾羽可以竖起,如同扇子的形状。主要吃植物性食物,也吃水生昆虫、甲壳类、青蛙等水生动物。
基本信息
麝鸭身长61-73厘米,雄鸭体重1800-3100克,雌鸭体重990-1800克,寿命20年。 雄性麝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水鸭,雌鸭小于雄鸭。麝鸭具有乌黑或褐色的羽毛,腹部相对显得苍白。雄性的麝鸭喉部有气囊,像一幅巨大的叶形皮肤挂在它的鸭喙下面,其形状在繁殖季节开始增加形成囊状。雌鸭的鸭喙下也有叶囊,但很小,仅在很短的距离才可见。该鸭的鸭喙深灰色,眼睛深褐色。幼麝鸭类似的成年雌鸭,但羽毛略浅淡,鸭喙暗黄色,没有叶形气囊。
栖息于湖泊、湿地、水域开阔地区、芦苇密集的深淡水塘。
麝鸭
麝鸭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但在冬季迁移时会形成大群。迁移通常在夜间进行。
麝鸭有长而坚硬的尾羽,游泳时尾羽可没入水中,而有时尾羽可以竖起。善于潜水,在水面游泳的时候身体的位置也比较低,而在地面行走的能力很底。
主要吃植物性食物,也吃水蜗牛、淡水贝类、鱼类、水生昆虫、甲壳类、青蛙等水生动物。雄性的麝鸭喉部有气囊,在求偶炫耀的时候气囊会膨胀起来。
麝鸭分布图
分布于澳大利亚的西南和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州及其附近的岛屿。
雌鸭在湖泊中用植物材料筑建一个浅的平台巢,隐蔽在高大的芦苇植物丛中,远离陆地。每巢产3-4枚卵。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麝香鸭冠似鸡,足像鸭,身同鹅,爪如鹰。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丛林,全身散发出诱人的麝香味,肉质鲜美,清香鲜美,百分之百瘦肉,基本无脂肪,不含胆固醇,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深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养殖技术极为简单,自繁自哺,抗病能力特强。生长三个月体重可达3千克,四到五个月开始产蛋,年产蛋120-150枚。每只鸭纯利达500-800元/年。经专家论证,不久时间内麝香鸭必可取代家鸭家鸡,成为家禽业的新宠。成为农户养殖致富的主要项目。
麝香鸭全身羽毛大都呈灰黑色。该鸭一般为旱养,食料以嫩草、粗粮及杂食为主。母鸭受精后每产下20只蛋左右,即开始自孵小鸭,不受季节影响,因此,周年繁衍不断,每只母鸭一年要繁衍后代150多只。雏鸭孵出后仅3个月,母的就长到3公斤左右、公的则要长到4公斤以上。饲养时对圈舍、管理要求简单,疫病很少。成鸭瘦肉率高,肉质鲜美,售价超过一般草鸭。
红头潜鸭为鸟纲雁形目鸭科潜鸭属动物,又名红头鸭,矶凫,体长约46厘米;雄鸟头部栗红色,胸部黑色,…
红胸秋沙鸭属中等食鱼鸭类,体长53厘米。嘴细长而带钩,捕食鱼类。丝质冠羽长而尖。雄鸟黑白色,两侧多…
凤头潜鸭又名泽凫、凤头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中型潜水鸭。其体长约40厘米;雌雄均有长的辫状冠羽,…
斑脸海番鸭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是中型水鸭,身长51-58厘米,翼展79-90厘米,雌鸭体重1100…
加拿大黑雁共有11个亚种,为鸭科黑雁属的鸟类。中等体型,为典型的冷水性海洋鸟,耐严寒,喜栖于海湾、…
黑雁是雁形目鸭科黑雁属鸟类,又称黑鹅。头、颈、胸、嘴及脚黑褐色;虹膜褐色;背及两翼灰褐色;尾下覆羽白色;胸侧及胁部多近白色纹;颈部两侧各具一个特征性白色横纹,在颈前后断开,未能联成颈环。幼鸟颈部无白斑,而翅上多白色横纹。黑雁繁殖于北美洲、西伯利亚极地的苔原冻土带,越冬于南方沿海的草地及河口。在中国安徽也能见其身影。主要栖息在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在冬季里大多出现在有耐碱植物生长的湖泊和水库周围,也出现在周围地势低洼的咸水湖和沿海地区,偶尔还出现在农田地里。性活跃,喜集群,常成群活动和栖息。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在6-8月,雌鸟孵卵,雄鸟通常在距巢100米以内范围内守候警诫。雌鸟孵卵时常将头和颈朝地面平伸出去以降低高度。孵化期为22-28天。黑雁被列入中国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
白眼潜鸭属中型潜鸭,个体比红头潜鸭小,和凤头潜鸭差不多。体长33-43厘米,…
麝鸭:雄性麝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水鸭,具有强壮的体形,羽色黯淡。嘴部有瘤疣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