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眼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小鱼眼草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B.Clarke及菊叶鱼眼草Dichrocephala chrysanthemifolia DC.的全草。小鱼眼草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菊叶鱼眼草分布于云南、西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明目之功效。常用于肺炎,肝炎,痢疾,消化不良,疟疾,夜盲,带下,疮疡。
基本信息

三仙菜、星宿草、地胡椒、鼓丁草、翳子草、地细辛、小馒头草、蛆头草

全草。

味苦,性寒。

归肝、胆经。

清热解毒,祛风明目。

肺炎,肝炎,痢疾,消化不良,疟疾,夜盲,带下,疮疡。

治子宫脱垂、脱肛:鱼眼草捣烂加淘米水、猪油,用芭蕉叶裹后,置于炭火上,烘熏患部,10min后,待药稍冷再包敷于患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1、小鱼眼草:一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少有仅高6厘米的,近直立或铺散。茎单生或簇生,通常粗壮,少有纤细的,常自基部长出多数密集的匍匐斜升的茎而无明显的主茎,或明显假轴分枝而主茎扭曲不显著,或有明显的主茎而基部径约4毫米。整个茎枝被白色长或短柔毛,上部及接花序处的毛常稠密而开展,有时中下部稀毛或脱毛。叶倒卵形、长倒卵形,匙形或长圆形。中部茎叶长3-6厘米,宽1.5-3厘米,羽裂或大头羽裂,侧裂片1-3对,向下渐收窄,基部扩大,耳状抱茎。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叶渐小,匙形或宽匙形,边缘深圆锯齿。有时植株全部叶较小,匙形,长2-2.5厘米,宽约1厘米。全部叶两面被白色疏或密短毛,有时脱毛或几无毛。头状花序小,扁球形,径约5毫米,生枝端,少数或多数头状花序在茎顶和枝端排成疏松或紧密的伞房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花序梗稍粗,被尘状微柔毛或几无毛。总苞片1-2层,长圆形,稍不等长,长约1毫米,边缘锯齿状微裂。花托半圆球形突起,顶端平。外围雌花多层,白色,花冠卵形或坛形,基部膨大,上端收窄,长0.6-0.7毫米,顶端2-3个微齿。中央两性花少数,黄绿色,花冠管状,长0.8-0.9毫米,管部短,狭细,檐部长钟状,有4-5裂齿。瘦果压扁,光滑倒披针形,边缘脉状加厚。无冠毛,或两性花瘦果的顶端有1-2个细毛状冠毛。花果期全年。
2、菊叶鱼眼草:本种的主要特征是:植株密生白色粗硬毛。叶片羽状深裂。头状花序较大,直径约8mm。

干燥全草长15-50cm,基部具多数黄褐色根。茎圆柱形,弯曲,被绒毛,具纵皱纹,绿褐色或绿紫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叶片皱缩,破碎。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圆锥状花序,外层雌花紫色,中央两性花黄色。气微,味苦。

1、抑菌作用。
2、毒性:菊叶鱼眼草全草毒性颇强。因曾引起家畜流产而被认为其作用性质类似麦角,但未经证实;可能此种流产乃因动物食后发生急性胃肠炎,反射性引起盆腔充血所致。

临床用于治疗口腔炎,湿疹,带下,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角膜炎和黄疸型肝炎等。

1、《滇南本草》:“治小儿脏腑积热风热,泻绿水,截疟。”
2、《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治肝炎,小儿消化不良,夜盲,疮疡。”
3、《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祛风明目。主治肝炎,小儿消化不良,小儿感冒高烧,肺炎,痢疾,疟疾,牙痛,夜盲症;外用治疮疡,蛇咬伤,皮炎,湿疹,子宫脱垂,脱肛。”

同属植物鱼眼草(胡椒草、山胡椒菊、茯苓草、蚯蛆草、泥鳅菜)Dichrocephala auriculata (Thunb.) Druce ,亦以全草供药用。味苦、辛,性平。功能活血调经,解毒消肿。适用于月经不调,扭伤肿痛,毒蛇咬伤,疔毒。用量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1-5]

黄帝菊是一年生草花,矮生, 株高约在30~50公分,花黄色,花形似雏菊。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生长表…




银香菊是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厘米,枝叶密集,新梢柔软,具灰白柔毛,叶银灰色花黄色。喜光,耐热,…




蓍是菊科,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茎细。茎直立,高可达100厘米,有细条纹,叶无柄,…




烟管头草,是菊科天名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烟管头草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叶面被稍密的倒伏柔毛,…




尼泊尔香青 Hand.-Mazz.)是菊科香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栌菊木是菊科,栌菊木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米。枝粗壮,常扭转,叶片厚纸质,长圆形或近椭圆形,…




珠光香青 Benth. & Hook. f.)是菊科香青属多年草本植物,根状茎横走或斜升,木质,…




翡翠珠,是菊科千里光属的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茎纤细,全株被白色皮粉;叶互生,较疏,圆心形,深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