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鸫科属于一种鸟纲动物,已经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多分布于北美地区。
基本信息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嘲鸫科(Mimidae)的35种善模仿的鸣禽的统称。极擅长鸣叫和模仿,英文名即模仿鸟之意。大部分的嘲鸫羽毛呈灰褐色,一般上半身呈褐色,前胸和腹部呈白色,并带有褐色条文或斑点。这些鸟类体长20至33厘米,翅膀短小,尾巴很长。大部分种类的嘲鸫都有长而弯曲的喙。
代表物种小嘲鸫喙向下弯曲,以善于模仿而闻名。体长27厘米,色灰,翼和尾色深并均具白斑。分布于美国北部到整个巴西,并已引入夏威夷。小嘲鸫大量生息于城郊,常栖息于高处鸣啭,能奋力保卫其领域,甚至在夜间也鸣叫。长尾小嘲鸫其他小嘲鸫属(Mimus)的种,弯嘴嘲鸫属(Toxostoma)的种,中美洲的蓝嘲鸫(Melanotis属)均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一带。加岛嘲鸫属(Nesomimus)在不同的岛屿上有不同的亚种,它们具有与加拉帕戈斯地雀相似的适应辐射地域;在落基山东部发现的唯一一种嘲鸫是褐弯嘴嘲鸫(brown thrasher);美国西部比较常见的嘲鸫是栗臀弯嘴嘲鸫(crissal thrasher)和高山弯嘴嘲鸫(sage thrasher)。

栗背短翅鸫为鹟科短翅鸫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西藏等地,多生活于杉木间的杜鹃花盛开处和竹丛中、或在山坡矮小的杜鹃灌木间、也见于高山带灌木丛以外的岩石和巨砾的裂隙间以及夏时曾见于海拔3660米的山地。




田鸫是鸫科、鸫属中型鸟类,体长25-28厘米,个体较一般鸫大。头顶、颈、腰淡蓝灰色,…




乌鸫:是鸟纲、鸫科、鸫属的鸟类。体重55-126克,…




红尾歌鸲:体长13-15厘米。上体橄榄褐色。尾羽棕栗色,眼先和颊黄褐色,眼周淡黄褐色。…




蓝点颏亦称“蓝喉歌鸲”,通称蓝靛颏儿。身体大小和麻雀相似,体长12-13厘米,体重17-18克。…




红尾水鸲是雀形目鹟科水鸲属鸟类,又称蓝石青儿、石燕、溪红尾鸲等。雄鸟主体均为暗灰蓝色,…




红胁蓝尾鸲俗名:蓝点冈子、蓝尾巴根子、蓝尾杰、蓝尾欧鸲。体型略小而喉白的鸲。…




乌灰鸫是雀形目鸫科鸫属鸟类,又称黑鸫、灰背黄春鸟。雌雄羽色相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