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箫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破血调经、祛风除湿、化痰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哮喘、黄疸肝炎、水肿。
基本信息
灌木,高1-2 (-3) 米,全体常被或疏或密的暗红色短腺毛;小枝、叶柄、花序梗、苞片和萼齿均被弯伏短柔毛。叶纸质,卵状披针形、卵状矩圆形至卵形,长 (4-) 6-12 (-13) 厘米,先端长尾尖、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或阔楔形,边常全缘,有时波状或具疏齿或有不整齐浅缺刻,上面被短糙毛,中脉毛较密,下面疏生弯伏短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5-12 (-15) 毫米。
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每节具6朵花,具3朵花的聚伞花序对生,中央1花无柄,侧生2花具极短的柄,总花梗长 (8-) 10-25 (-30) 毫米;苞片叶状,绿色、带紫色或紫红色,每轮6枚,最下面一对较大,阔卵形、卵形至披针形,长达2 (-3.5) 厘米,先端短尖至尾尖;小苞片极小,长不足1毫米;萼筒矩圆形,长3-4毫米,密生糙毛和短腺毛,萼檐深5裂,裂片圆卵形、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3 (-5) 毫米,常2长3短;花冠白色或粉红色,有时带紫红色,漏斗状,长 (1.2-) 1.4-1.8厘米,外面被短柔毛,裂片圆卵形,长5毫米左右,筒外面基部具5个膨大成近圆形的囊肿,囊内密生淡黄褐色蜜腺;雄蕊约与花冠等长,花药矩圆形;花柱稍伸出花冠,柱头盾状;子房5室。
果实由红色变黑紫色,卵圆形或近圆形,直径5-7毫米,具宿存萼齿;种子微小,多数,淡棕褐色,广椭圆形至矩圆形,稍扁平,长1.2-1.5毫米。花期 (5-) 6-9 (-10) 月,果熟期 (8-) 9-10月。
鬼吹箫(Leycesteria formosa),其他名称有开花肉豆蔻,奶奶的卷发,雉浆果,忍冬科植物,落叶灌木或半灌木。小枝中空。单叶对生。穗状花序,具叶状苞片,每轮具花2~6;萼齿5,花冠漏斗状,裂片5,整齐;雄蕊5;子房5~8(10)室。浆果,萼齿宿存。种子小,多数。 约8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
Airy-Shaw 曾根据产于云南西部和东南部的、萼裂片长仅达1毫米(极少可达2毫米)的标本定名为短萼变种 L. formosa var. brachysepala。但从尹文清60-1294(采自云南腾冲)的二份同号标本来看,其中一份果实的萼裂片长0.5-1.5毫米,而另一份的幼果萼齿长达3-5毫米,与原变种萼裂片的长度存在着过渡现象,故此变种不能成立。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贵州西部、云南(西南部除外)和西藏南部至东南部。也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和缅甸。
生长于山坡、山谷、溪沟边或河边的林下、林缘或灌丛中,海拔1100-3300米。
药 名:
鬼吹箫
来 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忍冬科植物鬼吹箫的全株。
功 效:
破血调经、祛风除湿、化痰平喘、利水消肿。
主 治:
用于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哮喘、黄疸肝炎、水肿。
性味归经:
苦,凉。入肺、肝、肾三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9~15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外洗
考 证: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败酱是忍冬科败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2米;根横卧或斜生、大多是细根;茎直立,…
华北忍冬是忍冬科,忍冬属落叶灌木,高可达2米;幼枝、叶柄和总花梗均无毛。冬芽宿存、顶尖的外鳞片。叶…
攀倒甑 Juss.)是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地下根状茎长而横走,偶在地…
日本锦带花是原产于日本的落叶灌木类,产有果实的花的种类。
大花刺参是川续断科刺续断属的一种植物,生长分布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海拔3000-4000米的地方…
川续断是忍冬科,川续断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主根圆柱形,黄褐色,稍肉质;茎中空,…
云南双盾木,中药名。为忍冬科双盾木属植物云南双盾木Dipelta yunnanensis Franch.的根。分布于四川、云南。具有散寒解表之功效。用于麻疹,痘毒,湿热身痒及穿踝风等症。
红蕾荚蒾,落叶灌木植物。单叶,对生,为椭圆形或近圆形,具三角状锯齿,聚伞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