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姜(Pseudodrynaria coronans (Wall. ex Mett.) Ching)根状茎横卧,粗大,肉质,密被蓬松的长鳞片,有被毛茸的线状根混生于鳞片间,弯曲的根状茎盘结成为大块的垫状物,由此生出一丛无柄而略开展的叶,形成一个圆而中空的高冠,形体极似巢蕨Neottopteris nidus (L.) J. Sm.;鳞片钻状长线形,深锈色,边缘有睫毛。
基本信息
叶一型,长圆状倒披针形,长80-120厘米或过之,中部宽20-30厘米,顶端渐尖,向下渐变狭,至下约1/4处狭缩成宽1-2厘米的翅,至基部又渐扩张成膨大的圆心脏形,宽约15-25厘米,有宽缺刻或浅裂的边缘,基部以上叶片为羽状深裂,再向上几乎深裂到叶轴;裂片多数,斜展或略斜向上,被圆形的缺刻所分开,披针形,中部的裂片长达15-22厘米,宽2-3厘米,急尖头或圆头,为阔圆形的缺刻所分开;叶脉粗而很明显,侧脉斜展,隆起,通直,相距4-5毫米,向外达于加厚的边缘,横脉与侧脉直角相交,成一回网眼,再分割一次成3个长方形的小网眼,内有顶端成棒状的分叉小脉;叶硬革质,两面均无毛,干后硬而有光泽,裂片往往从关节处脱落。孢子囊群位于小脉交叉处,叶片下半部通常不育,4-6个生于侧脉之间,但并不位于正中央,而是略偏近下脉,每一网眼内有1个孢子囊群,在主脉与叶缘间排成一长行,圆球形或长圆形,分离,但成熟后常多少汇合成一连贯的囊群线。
孢子囊群位于小脉交叉处,叶片下半部通常不育,4-6个生于侧脉之间,但并不位于正中央,而是略偏近下脉,每一网眼内有1个孢子囊群,在主脉与叶缘间排成一长行,圆球形或长圆形,分离,但成熟后常多少汇合成一连贯的囊群线。
附生雨林或季雨林中生树干上或石上,海拔100-1900米。
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附生雨林或季雨林中生树干上或石上,海拔100-1900米。越南、缅甸、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药用部位】以根状茎入药。春夏采集,去毛,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苦、微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中耳炎。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晒干研粉吹入耳内,或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傣药】故望:用于清热解毒,润燥利咽《傣医药》。故望:根状茎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喉炎《滇省志》。故望:根茎治带状疱疹,喉炎《滇药录》。帮望:根治带状疱疹,喉炎《傣药志》。【瑶药】必丘:根茎治风湿关节痛,腰痛,小儿疳积,跌打损伤,骨折,深部脓肿《桂药编》。【壮药】棵特娟:根茎治肝炎,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毒《桂药编》。
根状茎:微苦、涩,温。祛风湿,强壮筋骨,舒筋活络。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关节痛。
具有肉质肥厚的根茎,生于岩面或贴于树干成附生植物。是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的岩生植物。根茎可盘结成垫状块,大型羽状叶片极富观赏价值。
本种可栽培于庭园供观赏用,其粗大的肉质根状茎在部分地区作骨碎补的代用品。
抱石莲 Ching),为水龙骨科伏石蕨属的一种植物。其根状茎细长横走,被钻状有齿棕色披针形鳞片。…
欧洲凤尾蕨是凤尾蕨属、凤尾蕨组草本植物。模式标本采自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
斜羽凤尾蕨
瓜子金,别名:辰砂草、金锁匙、瓜子草、挂米草、高脚瓜子草、产后草,…
乌蕨,是陵齿蕨科乌蕨属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根状茎短而横走,粗壮;叶近生,禾秆色至褐禾杆色,…
地耳蕨 Cop.)是叉蕨科、地耳蕨属小型土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20厘米。根状茎纤细,密被鳞片;鳞…
苏铁蕨是乌毛蕨科苏铁蕨属植物。根状茎粗壮,木质,直立圆柱状,直径达15厘米或更粗,…
铁线蕨,铁线蕨科铁线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状茎横走,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片卵状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