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麝雉

麝雉(学名:Opisthocomus hoazin):体长约65厘米,体重不及1 千克。雌雄相似,头上有由长短不一的羽毛组成的羽冠,身体背部有带白色条纹的棕色羽毛,尾羽和靠近尾部的后腹部羽毛是土红色的,而前胸则是奶黄色的。它的脸呈天蓝色。麝雉嗉囊极大,分为两部分,用于贮存和消化海芋属植物有弹性的叶子,那是它主要的食物来源。由于麝雉身体里散发出一种浓烈的霉味,因此才称作麝雉(Stinkbird)。

该物种分类颇具争议,和鹃形目与鸡形目都有亲缘关系。极擅长攀爬,幼鸟的前肢具两个爪,类似于始祖鸟和孔子鸟,但并非是原始性状,而是对攀缘生活的特殊适应。

栖息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水淹森林中。是圭亚那的国鸟。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麝雉

别名:

爪羽鸡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鹃形目

亚目:

麝雉亚目

科:

麝雉科

属:

麝雉属

种:

麝雉

名称溯源

麝雉(Opisthocomus hoazin)的拉丁学名“hoazin”的含义是“梳披肩发的雉”。不过,麝雉的中文名含义有所不同。它们之所以被加上“麝”的桂冠,是因为它们身体里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并不能像麝一样产名贵的麝香,当地人又称为“臭安娜”。按照鸟类学家威廉·毕伯的话来说:“如不稀释的话,是没有任何鸟可接近的。”


形态特征

麝雉体型细长,全长达60-66厘米,但体重仅810克。头特小,具有一簇长直如鬃毛的红褐色羽冠。颈细长。头和颈的外形,从正面看,很象孔雀。嘴短而曲;两翅较大,但飞行无力;尾羽长又宽;脚强健,具4趾。上体羽毛主要是栗褐色,稍杂以白斑;头冠红褐,脸的裸出部蓝色;下体为橘黄色,腹部铁锈色。长尾巴青铜绿,尾端有白色带。眼睛的虹彩则是鲜红色的,眼皮上还生有睫毛,这在鸟类之中极为罕见。

雌雄体色相同。麝雉具原始鸟的一些特征。幼鸟出生时没有羽毛,但有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翅膀上的第一和第二的指尖上有翼爪,适于攀登树木,当鸟儿成熟到成鸟后此功能将丢失。另外还有许多与普通鸟类迥异的性状,如嗉囊特发达,能榨碎食物,取代砂囊的功能。 [1-2]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栖息在经常遭遇洪涝的雨林中,不善于飞行却擅长游泳,所以常常在水面上方的树枝上筑巢活动以便及时泅水逃生、躲避敌害。


生活习性

麝雉群体生活在拉诺地区一片洪水冲积而成的沼泽水泊中。旱季,这些麝雉常常集成20-30只群体活动。当雨季来临时(12月至次年3月),它们便分散成2到7只小群活动。这些小群体像一个个小家族,是麝雉繁殖时的核心。因此称它们是繁殖群体。成年的麝雉很少在水中游泳,也不经常飞行,除了觅食外,它们很少活动,只是像蛙类一样久久地坐卧,栖息在树枝上。

麝雉的食谱很简单,它们特别喜欢吃珍珠树上的树叶。黎明前和午后是它们进食的时候,进食之前,麝雉会慢条斯理地在树林中转来转去,一旦发现了一串中意的树叶,它们便用嘴将树叶从树上全部桴下来,狼吞虎咽地吃下肚去,一点也不讲礼仪。吃到惬意时,它们还会又跳又哼,发出的声音活像一只呼吸有问题的粗嗓门鹅。

麝雉所食的树叶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很难消化,对幼雏尤其如此。不过,麝雉的消化系统却有办法对付这些“纤维素食物”。它们的嗉囊已进化成半消化器官,其中有大量的共生细菌可先把树叶分解,然后再进入胃中消化吸收。这同反刍食草动物的消化过程很相似。刚刚孵出的幼雏吃的就是成鸟嗉囊中半消化的食物。

食物以叶片、花、果实等为主,有时兼吃小鱼、虾蟹。喜群居,白天常集大群栖息于河边的树上,不时发出尖叫声。在天气炎热时,大多隐伏不动。黎明、黄昏,尤其是月夜,它们非常活泼,在枝间跳动,甚至攀登树顶,觅取食物。 [1-2]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麝雉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圭亚那、秘鲁、苏里南、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麝雉分布图


繁殖方式

麝雉繁殖期成群,4-5月开始筑巢。这些繁殖群在溪流和沼泽的边缘开始占据各自的领地。麝雉的巢穴粗陋,营于离水面2-6米的枝桠间,是用草棍、树枝草草搭成的,很不规则。有趣的是,这些巢往往都搭在横生在水面上3米到5米左右的树杈上。

在繁殖群中,只有两只麝雉是真正的夫妻,其余的都是“保姆”。鸟类学家斯图瓦特曾观察到大约60%的麝雉“家庭”有“保姆”,大多数只有1个,多的达3个,多于3个“保姆”的“家庭”是罕见的。这些“保姆”或者是这个“家”的孩子,或者是根本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个体。它们帮助“主人”保护领地、看护幼雏,有时也帮助“主人”建巢,甚至帮助“主人”交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保姆”将来也许会成为“主人”的继承者。它们在帮助“主人”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经验,而且可以在“主人”占领的领域内取食。如果“主人”发生意外,它们会很自然地取而代之,成为新的“主人”。

巢建好后,“主人”便交配产卵。麝雉的卵比鸡蛋要小,呈奶白色,在钝头有些小红点。每只雌麝雉一般产2-4枚卵,也有一些产6枚,雌雄麝雉轮流孵化,大约28天后,雏鸟就破壳问世了。麝雉的雏鸟孵出时全身生育稀疏的羽毛,每只翅的弯曲处生有2个小爪。这些年幼的麝雉出世后一周,就能自己攀树找食物,遇敌则落水脱逃。如果双亲和“保姆”都出外觅食,它们常常会受到猴及蛇的袭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幼雏便跳入巢下面的水中,尽快地游走。危险过后,它们再游回巢的下面,依靠脚和翅爪的帮助,攀上树枝,回到巢中。10个星期后,幼麝雉的翅爪自行脱落,此时,它们已经能够依靠飞行来躲避敌人了。 [1-2]

查看全部

种群现状

该物种在分布区数量众多,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鹃形目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无翼鸟科:属于鸟纲无翼鸟目,该科仅1属5种,通称“几维鸟”,分布于新西兰。…
  • 矛隼是隼形目隼科隼属鸟类,又名海东青、白隼。头白色,具褐色羽干纹;上体灰褐色,…
  • 阿岛军舰鸟是军舰鸟科军舰鸟属的大型海鸟,全身黑色羽毛,喙大而锐,尾似燕,给人以强健的印象。主要以飞…
  • 棕榈凤头鹦鹉仅1属1种,体长49-68厘米,翼展70-100厘米,体重500-950克。…
  • 鲸头鹳是一种与鹳科非常相近的大鸟,它是鲸头鹳科鲸头鹳属唯一的物种。名称来自于它强大的喙。…
  • 火斑鸠,是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动物。火斑鸠全长约21-24厘米,雄鸟头顶和后颈蓝灰,颏和上喉蓝白,…
  • 雪雁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雪雁是林黛玉从苏州家里带来的小丫头,…
  • 帝企鹅是企鹅目企鹅科王企鹅属鸟类。帝企鹅一般身高在90—120厘米,体重达50千克。…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