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角鸮

角鸮是雕鴞属(Bubo)头上有角状羽束的鴞类,17种。尤指美洲的大雕鴞(B. virginianus)。分布自北极树限到南美东部,但亚马逊雨林则无。这是一种强壮、具斑驳褐色的猛禽,体长超过60公分(约2呎),雌鸟展翅长几达2公尺(6.6呎)。主食是小型齧齿动物和鸟类,但大雕鴞能捉走比较大型猎物(如母鸡)。能适应沙漠和森林区,仅在食物短缺时方迁徙。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角鸮

别名:

棒槌雀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目:

鸮形目

科:

鸱鸮科

属:

角鸮属

种:

角鸮

分布区域:

分布于欧洲、亚…

物种概述

鸮形目鸱鸮科的 1属,翎领不显或缺如,耳羽发达;体形较小,翅长在 250毫米以下。共有36种。除大洋洲、南极洲外,全世界均有分布。中国有黄嘴角鸮、纵纹角鸮、红角鸮和领角鸮等种,除青藏高原外,全国都可见到。

其他角鴞有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非的雕鴞(B. bubo, 或称欧亚雕鴞),以及见于非洲、印度、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亲缘种类。

查看全部

外形特征

红角鸮是本属的常见种,体长约 180毫米,翅长约145毫米。全身大都灰褐色,呈黑褐色斑杂状;头上有耳突;两腿被羽到趾基。白天藏在多叶的树枝上,不鸣叫。夜间出动觅食,叫声洪亮,在繁殖期常彻夜鸣叫不休。夜间能发现远处的小动物,并飞往捕食。嗜食昆虫,也吃啮齿动物和食虫类。巢营于树洞间。卵纯白色,无光泽。

别名棒槌雀、普通鸮,属于鸱鸮科,学名为 Otus scops。

小型猛禽。全长约20厘米。上体灰褐色(有棕栗色),有黑褐色虫蠹状细纹。面盘灰褐色,密布纤细黑纹;领圈淡棕色;耳羽基部棕色;头顶至背和翅覆羽杂以棕白色斑。飞羽大部黑褐色,尾羽灰褐,尾下覆羽白色。下体大部红褐至灰褐色,有暗褐色纤细横斑和黑褐色羽干纹。嘴暗绿色,先端近黄色。爪灰褐色。

查看全部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林间。以昆虫、鼠类、小鸟为食。筑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多为4枚,白色。羽干纹似树皮的红角鸮。

在大陆分布较广,为留鸟;台湾为旅鸟。


保护级别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鸱鸮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鬼鸮是鸟纲鸱鸮科的鸟类, 全长23-26厘米。共有6个亚种。雌雄羽色相同。额、头顶及枕部褐色,…
  • 雕鸮是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的一种大型鸟类 。雕鸮全长55—71厘米,…
  • 短耳鸮又名小耳木兔、田猫王、夜猫子等,是鸮形目鸱鸮科耳鸮属中小型猛禽动物。成鸟面盘显著,…
  • 林雕鸮,鸱鸮科生物,大型鸮类,体长约63厘米。外形和雕鸮相似,但体型较小,头上耳簇羽显著,呈黑白二色。…
  • 雕鸮是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的一种大型鸟类 。雕鸮全长55—71厘米,…
  • 白脸角鸮,一种猛禽,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 鬼鸮是鸟纲鸱鸮科的鸟类, 全长23-26厘米。共有6个亚种。雌雄羽色相同。额、头顶及枕部褐色,…
  • 斑头鸺鹠是鸮形目鸱鸮科鸺鹠属动物。斑头鸺鹠体长约24厘米,无耳羽族,…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