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线叶菊

线叶菊,别名西伯利亚艾菊、兔子毛、兔毛蒿、疔毒花、惊草、荆草,拉丁文名Filifoliumsibiricum(L.)Kitam.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菊科线叶菊属内的物种之一。味苦,性寒。以全草入药。避光密闭保存。夏、秋季采收,阴干。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及河北,蒙古北部,俄罗斯。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线叶菊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科:

管状花亚科

族:

春黄菊族

亚族:

菊亚族

属:

线叶菊属

种:

线叶菊

分布区域:

中国东北、内蒙…

形态特征

线叶菊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直伸,木质化。茎丛生,密集,基部具密厚的纤维鞘,高20-6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分枝斜升,无毛,有条纹。基生叶有长柄,倒卵形或矩圆形,长20厘米,宽5-6厘米,茎生叶较小,互生,全部叶2-3回羽状全裂;末次裂片丝形,长达4厘米,宽达1毫米,无毛,有白色乳头状小凸起。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花梗长1-11毫米;总苞球形或半球形,直径4-5毫米,无毛;总苞片3层,卵形至宽卵形,边缘膜质,顶端圆形,背部厚硬,黄褐色。边花约6朵,花冠筒状,压扁,顶端稍狭,具2-4齿,有腺点。盘花多数,花冠管状,黄色,长约2.5毫米,顶端5裂齿,下部无狭管。瘦果倒卵形或椭圆形稍压扁,黑色,无毛,腹面有2条纹。花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主要生于山坡、草地。在山地及丘陵石质地上,主根仅可伸入土中30厘米左右,侧根较发达。线叶菊属于温带耐寒的中早生多年生草本,性喜湿润,能耐寒冷,为山地草原的重要建群种。在森林草原地带,线叶菊草原是分布广泛的优势群系,见于低山丘陵坡地的上部及顶部;在典型草原地带则限于海拔较高的山地及丘陵上部。


分布范围

我国东北、内蒙古及河北,蒙古北部,俄罗斯。


主要价值

线叶菊为中等或劣等饲用植物。青鲜状态一般不为家畜所采食。当秋季霜冻后,植株变成红色或暗褐色时,马、羊才开始采食。冬季和早春家畜也不乐食。枯草期的茎叶非常脆弱,易于折碎,因而不宜调制干草利用,利用率较低。植株质地较粗糙,营养价值低劣,在营养期内虽含有较多的粗蛋白质,粗纤维含量也低,但因适口性差,显得品质低劣。霜后,植株呈红色时,适口性才有所改善。

1.抑菌作用:实验证明,兔毛蒿全成分、水煎液(母液)和纯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抑菌作用,对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中度敏感,对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均不敏感,对青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抑菌作用以叶最强,根无抑菌作用。分离出的兔毛蒿素、圣草素和倾皮万寿菊素 3,6-二甲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可分别为125μg/ml。 62.5μg/ml、250μg/ml。

2.镇静作用:全草煎剂(1:1)分别以5ml/kg、20ml/kg给小鼠、广西猴口服,均表现出镇静作用。兔毛蒿地上部分水煎剂分别以1/6 半数致死量(11.8g/kg),1/3半数致死量(23.6g/kg)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均有镇静作用,并均可显着协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2.5%浓度水煎剂可使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减慢减弱,该抑制作用可被10μg/ml肾上腺素对抗,由2μg/ml乙酰胆碱增强。100%兔毛蒿给蟾蜍静脉注射0.2-0.4ml,也有抑制心脏的作用。麻醉兔静脉注射100%兔毛蒿,发现兔毛蒿有短暂的呼吸兴奋、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作用。急性中毒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以心血管系统损害为主。

4.其他作用:小鼠腹腔给予1/5半数致死量(即14.2g/kg)的水煎剂在氨雾法中有明显镇咳作用。灌胃给予2/5 半数致死量的水煎剂,在酚红排痰实验中无祛痰作用。腹腔给予1/3 半数致死量对喷雾2%乙酰胆碱10秒豚鼠有显着平喘作用,l/5半数致死量剂量对喷雾15秒者无效。 1%-2%兔毛蒿水煎剂对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抑制作用。0.5%浓度对未孕家兔离体子宫有短暂的兴奋作用。

含挥发油约0.3%,其中烃类成分5种,含氧成分6种。黄酮类成分:圣草素(eriodictyol,槲皮万寿菊素-3,6-二甲醚(3,6-dimethoxyquercetagetin),兔毛蒿素(filifolin)。还含三萜皂甙酸性成分,糖及糖类。

序贯法测得小鼠口服煎剂(1:1)的半数致死量为520ml/kg,静注挥发油饱和水溶液的半数致死量为 840ml/kg。寇氏法求得小鼠腹腔注射水煎剂的95%平均可信限半数致死量为70.78±6.36g(生药)/kg。主要急性毒性表现是损害心血管系统。 家兔亚急性毒性实验未见异常。针剂无溶血现象。

副作用主要是初敷疼痛,故以与止痛剂合用为宜。

清热解毒,安神,调经。主高热,心悸,失眼,月经不调,痈肿疮疡。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安神镇惊,调经止血。主治传染病高热,内服对心跳、失眠、神经衰弱效果显着,对月经过多,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疗效。外用治肿痈,臁疮(下肢慢性溃疡)、中耳炎及其它外科化脓性感染疾病。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熬膏敷。

5钱,水煎服。外用以全草制成膏剂外敷。

查看全部

栽培技术

线叶菊是多年生轴根牧草,,5月中、下旬开始萌动,7月开花,8月上旬果实成熟。9月中、下旬霜冻来临,瘦果脱落,叶片变红,植株开始枯萎。根系不发达。

线叶菊的自然更新主要靠种子繁殖,通常于7~8月份雨季到来后出现大量线叶菊幼苗,但保存率很低,绝大多数幼苗越冬之前死亡。个体发育十分缓慢,一般在15~20年后,才首次开花结实。据报道,线叶菊的寿命最长可达130年以上。

查看全部

菊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花叶滇苦菜 Hill)是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茎直立,高20-50厘米,…
  • 生菜叶用莴苣的俗称,又称鹅仔菜、唛仔菜、莴仔菜,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叶长倒卵形,…
  • 万寿菊是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孔雀菊、缎子花、臭菊花、西番菊、红黄草、小万寿菊、臭芙蓉、孔雀草。万寿菊茎近基部分枝。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具锐齿,上部叶裂片齿端有长细芒,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总苞长1.8-2厘米,径1-1.5厘米,杯状,顶端具尖齿。舌状花黄或暗橙黄色,长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长1.4厘米,基部成长爪,先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9毫米,冠檐5齿裂。瘦果线形,被微毛;冠毛有1-2长芒和2-3短而钝鳞片。花期7-9月。万寿菊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在广东和云南南部、东南部已归化,国外原产墨西哥。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好。耐移栽,种子发芽适温21-24℃,植株生长适合温度为20-29℃。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
  • 峨眉火绒草是菊科火绒草属植物。根出条细长,稍木质,平卧或斜升,有枯萎宿存的叶和顶生的叶丛,…
  • 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花头状花序的外形与菊花相似,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
  • 秋英,属于菊科秋英属,是一种可作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植株的茎部无毛或略有柔毛覆盖,…
  • 牛膝菊,是菊科牛膝菊属的一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茎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分枝斜升,…
  • 芫荽菊是双子叶植物纲、菊科、山芫荽属下的一个种。
已加载完成